-04-(第5/9页)

说真的,官家的才智不在治国上面。修改税法、治理村庄、招募士兵、整训军队、选贤任能、收租放贷,这些皆非官家所长。

不过官家的确对科举考试十分上心,他还曾亲自为考试出过题目。官家喜欢身穿黄色袍服,在举行殿试——科举考试的最后一轮——的那几天主持典礼。

从早年起,早在他登基之前,官家就有很高的书画造诣,并为世人所瞩目。官家知道自己的志趣所在,也从不矫饰。当初他想坐上龙椅,只是因为龙椅就摆在那儿,并且唾手可得。可他的才情却属于另一个国度。

当然,身为皇帝,他也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他育有很多子嗣,并且让他们学习道家与卓门的学问。他依照内侍省的安排,每天临幸后宫妃嫔,早上一个,夜里两个。官家尽职尽责地忍住高潮,只有在临幸年少的处女时,才会依照秘道教的指导达到高潮。道长说,这样,女子阴精才能起到固本培元之效,而不是官家的元阳被女子吸走。

这同样是官家的职责与担当。官家的精力越强,则奇台越强。官家有德,则奇台有德。

官家认真地遵循皇室的每一条规矩。

太后听政时期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后来官家亲政,又重新采取先帝时期的治国方略。官家还在西北讨伐忘恩负义的祁里,因为(据说)这也是先王的遗愿。官家也的确时常过问战事进展。不过对官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臣子忠良,只有这样,官家才能够即使身在园中,浩荡皇恩也照样布施海内。除了身为皇帝的职分所在之外,官家龙体安康,官家精力旺盛,也会影响整个奇台的和乐安康和精神面貌。

就在几天前,就在这座亭子里,面对这座新的湖石假山,寇赈发表了这样一番见解。

这间亭子已然成了官家的最爱。官家前阵子在这里画了一幅小品,画的是一片春天景象,上面有一株开花的竹子,一只黄鹂,还有蓝色的群山。当初寇少宰对这幅画大加赞赏,官家决定把它赐给少宰。

官家的墨宝是整个奇台最炙手可热的赏赐。

当时众位大臣一起欣赏这幅作品,众人都说,杭太师没办法欣赏画中细节,实在是一件憾事。寇赈暗示说,太师年老体衰,正如绚烂春色终究要被肃杀秋冬所取代。像“艮岳”这样的园林,身在其间总能有些这样的体悟。

每个人都说,这里堪称人间仙境,让人心醉。兴建园林的目的,就是要再造一个缩小的奇台帝国。大臣们说,正如官家的龙体安康与德行高尚自有老天护佑,这片囊括了奇台江山社稷的园林,也能够保佑帝国山河完整,社稷长存。

大臣们言之有理。

官家对这项浩大工程的热情绝非一时兴起,或是借此无心国事。并非如此。官家在这里付出的辛劳,他亲自对各类工匠所做的指点,都是官家对奇台百姓担负的一部分重要职责!

秋高气爽,上午的阳光洒在亭子上,官家坐在亭子里,一边欣赏湖石假山,一边想起了这些。他正在构思一幅画作,头脑身心都十分安适,就在这时,官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这声音沿着小径传来,刚才还有个园丁在清扫路上的落叶,这会儿已经转出官家的视线之外了。官家看看身边的殿前侍卫。殿前侍卫面无表情,目不斜视。那个声音又传来了。

如果官家没有听错,那个园丁正在哭。

宰相杭德金找到官家了。一如所料,官家就在假山前的亭子里。然而,眼前这番景象却又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起先他还以为自己又是眼花了,可是等他小心翼翼地从步辇上下来,踩到洒扫干净的小径上,他意识到自己没有眼花。

官家站在亭子边上,既没有写字,又没有作画,也没有欣赏湖石假山。他正低着头,打量拜伏在他脚畔的人。

地上这人正吓得浑身筛糠。他身边躺着一把扫帚,显然只是个普通的园丁。考虑到这一点,突然见到官家出现在面前,吓成这样倒也可以理解。殿前侍卫全都紧挨着那人站着,一动不动,一只手扶着剑柄,像石头人一样面无表情。

杭德金走近了,发现官家也是一脸铁青。这可真是稀奇。官家有时会任性,有时会很苛刻,却很少发怒,现在却看起来怒气冲冲。

事后,杭德金会忍不住想,世间事有时如此凑巧,竟会如此深刻地影响局势的走向,以至于让人忍不住想,这原本就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天意如此;抑或是上天降下的启示,让人明白,身为肉眼凡胎,就算再睿智,也无力操控一切。

在杭德金看来,应该是后者。

他给一位故人写了一封信,除了上面这一番话,他还写道,假使他今早没有怀揣着那两封信来求见官家,假使那园丁被召来时,寇少宰恰好在官家身边,那接下来的局面就一定是另一番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