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父亲(第2/5页)

姜梨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在牢里,穿着囚服的人里,看见父亲的影子。

昨日那些人回来报信的时候,说一连几日,姜梨和叶明煜一行人挨家挨户地询问桐乡百姓,也仅仅只找到了三个人。桐乡五百多户百姓,找到三个人实在不算多,冯裕堂当时还洋洋得意,自己在桐乡百姓之中威望极高,便是首辅千金来说项,也没人敢乱说话。也正是因为如此,冯裕堂相信,等姜梨凑够愿意作证的人,至少还要再等几日。

庆幸大牢里的火把都灭了,而张屠夫和阿顺手里的火把,还不足以让人看见她模糊的眼眶。她每一步都走得很慢,看上去像是害怕摔倒而小心翼翼,但只有姜梨自己知道,她的手在微微颤抖。

冯裕堂身子晃了一下,脚步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他摇了摇头,嘴里喃喃道:“不可能的……”

她在害怕。

“你看。”姜梨笑了。

她害怕看到那样的父亲,害怕自小到大就是她和薛昭的天,薛昭的大树,顶天立地的父亲,蜷缩成一团,在黑暗里失去了过去的清醒和记忆。

姜梨的身后,叶明煜护卫挡着的县衙大门外,密密麻麻站着的,全是桐乡的百姓。他们不知站在这里多久了,就静静地看着冯裕堂。目光里全然都是愤怒和激动。仿佛若不是因为姜梨在这里,他们就要冲进去将冯裕堂杀了泄愤一般。

阿顺的火把一间间的照亮牢房里人的脸,此起彼伏的叫冤声突然响了起来。不知冯裕堂办过的冤案究竟有多少,一旦看见陌生人前来,牢里的喊冤都不约而同响起来。但更多的人只是抬眼漠然地看他们一眼,仿佛对未来也失去了所有的生机——这是被折磨得已经不肯相信希望的人。

冯裕堂看到了。

不是、不是、不是。姜梨一张张看过去,那些缺胳膊少腿的,看见不是自己的父亲,她的心里会小小地松口气,紧接着就会更加急迫起来,怎么还没见到他?

“这和我无关。”姜梨摇了摇头:“不放过你的,是他们。”她微微侧开身子。

直到最后一间。

冯裕堂不肯示弱:“姜二小姐逼人太甚,是要打算杀了本官吗?”

阿顺的火把已经到了牢门前,里面的人却缩在角落,不知是睡着还是躺着,总归背对着姜梨他们,不肯回过头来看一眼。阿顺下意识地看了姜梨一眼,他没见过薛怀远,不晓得薛怀远长什么样子,张屠夫知道。但每次张屠夫还没认出来,姜梨就比张屠夫更快地摇头。

“不肯?”姜梨的笑容慢慢收起,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冷冷道:“恐怕容不得冯大人不肯了。”

没有人会怀疑,姜梨也认识薛怀远这件事。甚至她比张屠夫还要熟悉薛怀远,所以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里面的人是不是薛怀远。

她越是温柔,冯裕堂的心里就越是窝火。他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突然问:“倘若下官不肯呢?”

阿顺看向姜梨,便见姜梨突然抓住牢门,神情变得恍惚了。

姜梨笑着点头。

他精神一振,晓得姜梨这个神情,这人确是薛怀远无疑,赶紧掏出牢房钥匙——这也是在门口看见掉在地上的。

“二小姐是非要下官这么做不可了?”

牢门一下子开了。

冯裕堂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阵屈辱的感觉。姜梨娇小的身躯挡在眼前,就像是挡住了他的生路。他恨不得冲上去拧断姜梨的脖子,重新杀出一条血的生路来。但他不敢,叶明煜站在姜梨的旁边,他那把别在腰间的大刀还散发着寒气。

张屠夫尚自还在犹豫,他虽然认识薛怀远,但这人未曾转过身来,看不到面目,还真不能确定。虽然不晓得阿顺为何只看了一眼姜二小姐就把牢门打开了,张屠夫正想自己先走进去瞧瞧,免得若不是薛怀远,伤着姜二小姐。就见那姑娘几乎是忍耐不住似的,飞快地进了里面。

“我可不喜欢说玩笑。”姜梨摇头。

张屠夫和阿顺都是一愣,阿顺道:“哎,表小姐,您的火把……”

他道:“二小姐这是说的什么玩笑话……”

幽暗的火把灯光下,姜梨瞧见那身影孤独地坐在牢门角落,头磕在石壁上,头发蓬乱。那个伟岸的、高大的身影,不知何时变得这般佝偻,瘦瘦小小的一团。她脑子“嗡”的一下,双膝一软,跪了下来。

姜梨静静地看着她,她的一双眼睛平静的过分,冯裕堂却能看出里头盛着的讥笑。

阿顺大惊,几乎想要惊呼出口,被身边的张屠夫拉了一把,便将喉咙间的惊呼硬生生地吞咽下去。但内心仍然不解,男儿膝下有黄金,表小姐不是男儿,下跪自然不必多珍贵,可便是薛怀远和表小姐是故交也好,有什么联系也罢,表小姐就这么给对方跪了下来,这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