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童谣(第4/7页)

秦缨一惊,“染病死了?”

吴若谦叹息,“是后来瘟疫快结束时染得病,未救得回来。”

秦缨面色沉重起来,“您可还记得那人名讳?”

“似乎……是个叫什么多寿的。”

吴若谦深吸口气,又从秋日说至凛冬,末了道:“入了腊月,丰州之困才算彻底解了,你不知那城外多少骸骨,光烧死去兵将的尸首,便烧了足足七天七夜,当时也是怕来年瘟疫又反复……”

秦缨边听边写,比陆守仁前次给的记述还显详细,吴若谦往纸张上看了一眼,无奈道:“我说的这些,只怕派不上多大用场,你可曾找过岳仲崎?”

秦缨莞尔,“适才去了,但岳老太医今日出城斋醮,不在府中。”

吴若谦失笑,“那老家伙就喜欢酬神论道。”

吴若谦一下午侃侃而谈,讲话本一般,秦缨写完最后一笔,眼见天色不早,便告辞道:“我已记下您说的治疫方略,至于医方,我再拜访岳老太医,时辰不早了,我改日再来听您讲丰州的故事……”

吴若谦含笑起身,“那老朽还是希望今朝灾祸早些结束,丰州那些事,再不必讲。”

……

回侯府时,已是夜幕初临,府内一片灯火阑珊,秦缨如常去给秦璋请安。

秦璋问起她今日所得,秦缨便道:“去了吴老太医府上,问了些丰州旧事,但他说当年的医方并非出自他之手,让女儿去找岳老太医。”

秦璋便道:“这两位老太医七八年前倒有盛名,但不甚熟稔。”

秦缨笑道:“无碍,反正女儿是帮着周大人探问,他们医者仁心,也多会配合,只是岳老太医出城斋醮,过两日才回回京。”

秦璋颔首:“也不急在这一日半日的。”

用过晚膳,秦缨回了清梧院,她将下午所记文卷拿出细细看一遍,又将官府能用之处重新誊写,待文卷收好后,便梳洗歇下。

翌日起身,待用完早膳,秦璋也吩咐人收拾车架,欲出城酬神三日,秦缨早已习惯,帮着秦璋整理了些随身物件,午时过半,秦璋带着随从离了侯府。

这日天气晴朗,秦缨未等多久,自己带着白鸳、沈珞二人往金吾卫衙门去。

马车从长乐坊出,没多时便上了御街,秦缨靠着车璧沉思着什么,白鸳则百无聊奈地掀帘朝外看,没多时,白鸳一惊,“县主,您快看——”

秦缨眉头皱了皱,隔着帘络,先听到了一阵马蹄声,她狐疑地凑到窗前去,定睛一看,便见一队御林军簇拥着一辆朱漆宝盖的马车从皇城方向疾驰而来。

秦缨微讶,“这是——”

御林军前后护卫数十人,气势煊赫,沈珞忙驾车往路边靠了靠,待与她们擦身而过,秦缨在轻晃的帘络缝隙间,依稀看到了李玥的侧脸。

她不解道:“怎是五皇子?”

待这队人马远去,他们的马车再度行进起来,白鸳张望许久,此刻放下帘络道:“好像是往城门方向去了,眼下城外正乱着,二皇子去那里做什么?”

秦缨缓缓摇头,未想通。

等到了金吾卫衙门,从守卫处得知谢星阑正在衙门当值,她便径直往内衙去,待一路到了内衙院门处,秦缨微微一惊,这院外守着几个面生的侍从,谢星阑似乎正在待客。

谢坚站在檐下,一见她出现,立刻大喜,“县主来了——”

秦缨进院子,示意掩着的堂门,“你们公子正忙着?”

谢坚连忙摇头,“不忙不忙——”

话音刚落,门扇被打了开,谢星阑站在门口道:“进来说话。”

秦缨抬步,又往门内看去,“有客在?”

谢星阑牵唇,“你也认得。”

待走到门口,秦缨眉梢一挑,屋子里的确有客,却是裴熙与裴朔两兄弟,前次与二人照面,还是在赏雪宴上,这倒是又多日未见了。

二人站起身,裴熙持重有礼,裴朔眉眼含笑,“县主怎会过来?”

秦缨看了一眼谢星阑,道:“来找谢大人商议些事。”

微微一顿,秦缨又道:“还未恭喜世子和小公子得了好差事。”

裴熙身为平昌侯长子,性情沉稳,不显喜怒,裴朔做为幼子,大抵自小被宠纵多些,惯常肆意无拘,一听这话,他便苦哈哈做回原处,道:“这算什么好差事,某些人想做人情,却害得我没了逍遥日子,真是没趣——”

秦缨看看他,再看看谢星阑,有些不明白。

谢星阑示意她落座,这才道:“段柘染了毒瘾,短日内再难当值,陛下问我何人可入左金吾卫当值,我便举荐了他,段大将军也无意见。”

秦缨没想到还有这样一环,她看了裴朔两兄弟一眼,瞳底闪过一抹明彩。

裴淑妃和三皇子李琰,在宫内与世无争,平昌侯裴正清,在朝堂之上也是天子纯臣,从不参与党争,而这两位公子,一个文人士子做派,此前只在朝中领了个闲职,另外一个逍遥享乐,纨绔不羁,真正将“无为”二字贯彻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