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燕国振兴民生【终】(第5/6页)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损失。
两林地区接受后,朝廷开始除了设立大棚菜,还主动拨鸡苗鸭苗,还有白猪仔给他们公养。但凡养的好的可以自己私养。
于是两林百姓们终于发现他们就算经历了再多的苦难,现在的官府现在的朝廷都不会不再管他们了。甚至帮他们出招养活自己。
而给予他们新生活的人正是他们曾经质疑过的陛下!
两林百姓们想到自己有过陛下是女人会引起灾祸的想法,不少人当晚还怀着惭愧的心做了个噩梦。
等醒来来,官府又在颁发两林新政令了,那就是陛下要在两林地区修轨道,修一条环绕江淮,然后搭建四个省府的轨道路,总共四条,并且现在官府缺人,会有偿招募年轻人们修路。
然后马上就会有朝廷的官员下乡教他们修路了!
这次新令一出,百姓们毫不犹豫地去参加募工,并且很多人自愿带粮修路,但官府还是宣布一天会有两餐,早餐和午餐,晚上则是回自己家吃。
而官府在填报名的人时,县令当天统计了一下,他发现二十岁的年轻人总共有八万人,三十岁的七万人,四十以上年龄的才三万人。
县令也不得不感叹两林地区的年轻人真是多,相信不出半年,这路很快就会修好了。
两林地区也将会跟镇口城那样变富起来。
镇口城从一个比两林地区还穷的地方,变成了有着西北的江淮大城美称的地方,可不是吹嘘而来的。
至少沈元秋在江淮地区守卫的时候,他在镇口城的事情也机会被百姓们传得到处都是,尤其是镇口城三个字,已经成为了江淮和两林地区要谈的日常话题。
如今的镇口城已经建设了很长一段时间,战乱后,镇口城百姓更是团结建设家园,现在基本已经盖好了,每家每户也领到了房子。
尤其是镇口城的新水管新马桶设施,引起了不少外乡人的好奇,他们纷纷来镇口城的客栈体验一下这里的自来水和马桶,发现非常的方便。
再加上镇口城物价便宜,又是盛产糖的地方,而且还是圣上当太子的时候就眷顾的地方,听说镇口城现在已经发明出了一种冰糖,现在已经成为了镇口城的特色招牌之一。
而且这冰糖不是运往南海关卖就是南镜卖,每一次卖出去都是天价的利润,再加上镇口城的四条大路,都是直通河间府,甚至是直通其他还算繁华的地方的大路,所以人流量十分庞大。
这些便利使得西北人民从最穷的地方,变成西北最富庶的地方,甚至镇口城还一举成为大西北附近最佳的宜居之地。
不少人想通过关系搬来,有钱人不断搬来居住,同时也造成镇口城房价直线飙升。
镇口城的成功,再加上容铮政策的推动下,不少官员开始效仿镇口城模式开始建设自己的管辖地区,为此很多官员热火朝天地忙碌了一年。
这一年过去了。
秋收的季节也快到了。
两林地区的秋收算是白费了,容铮直接免了当地三年的赋税,还倒贴了一笔钱给两林地区买锄头。
现在很多上好的锄头都是直接向卫国进口的,不仅仅是大燕,还有舆国,和众小国都是要从卫国进口铁具。
容铮不是没想过自己改良钢铁,直接成就一段钢铁大业,但卫国有三个省府的铁矿比大燕的铁矿还丰富,甚至她还听说卫国已经发明出古方法的土炉高炼法,虽说成本高造价高,出产量也低,但制造出的成钢基本快接近现代的半钢成品了。
半钢对她来说还算是一个失败品,但对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稀品了。
容铮也觉得自己的步子迈的越来越大,如果再在燕地兴搞铁矿,炼钢,她就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倒不如让卫国变成卫地来的实在。
然而次日,所有燕人都认为陛下出的一笔钱可以买到不少的锄头,结果,卫国那边直接宣布再不同燕国有铁器生意来往,并且扬言要封锁燕国所有的铁器进口,还要拒绝燕商再进入卫国境地。
容铮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百官们一个个都急疯了。
大燕的必需品,消耗品,偏偏在这个时候被卫国封锁了。这不是□□的贸易封锁战吗!
卫国就是仗着自己盛产铁所以才会那么为所欲为。
甚至卫国还打出了一个旗号,那就是大燕女帝纵容下属屠杀舆军,毫无仁君表现,他卫国不与自私冷漠的燕帝再有铁器交易来往。
言语间还是透露着对女人为帝的蔑视。
一瞬间燕国内部引起一股反卫国潮的风气,甚至影响到了民间。
所有的百姓和百官都在指责卫国仗势欺人,还替舆国倒打一耙污蔑他们的女帝。
相反,大燕的女帝却出奇的平静,甚至还非常的宽仁,她特地下令官府和百姓不得滋扰燕国内地的卫国胡人和卫国商人,然后还允许卫国商人购买她的国券和邮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