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燕国振兴民生【终】(第4/6页)

也不知道是不是容铮的鼓励起到了作用,有百姓得知陛下给那些教他们学大棚菜的大爷们写了一封信,这些百姓们顿时议论起来了。

“你说这个大棚菜真的能在大冬天也能生菜?”

“先别说生菜,这些平常欺负我们的人,突然那么好心,谁都怕是狼来了。”

“可是陛下却写信表扬大人们,那是不是说明大人们是真心实意要教我们的?”

“要不明天咱试试?反正我们家里都有媳妇,让她们去学,我们在旁边守着,就不怕他们盯上我们媳妇。”

“是个主意,毕竟大棚菜是个利民的好东西。”

很快底层的百姓达成了协议,他们愿意让家里的老母和媳妇嫂子过来学大棚菜,并且他们也愿意打下手。

这下子底层官吏们终于成功将种大棚菜的步骤给教下去了,天知道他们反复练习,在自己家种大棚菜搞了多少次,搞得他们现在都快变成专种大棚菜大师了。

随着大棚菜的诞生,两林地区又刮起种大棚菜的风潮。

可以说两林地区十分受到潮流影响,从前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们都纷纷加入了农活里,并且大棚菜暂时属于公有制,哪家哪户种的好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同时大棚菜农民们可以自摘自用,但暂时不能私卖。

于是这么一个月过去了,两林地区再没有一头热的年轻人,哪怕最后的梁良逃回两林地区继续煽动年轻人,都没有任何作用。

最后梁良被官兵追着跑,东躲西藏地,不知道哪里去了。跟着他的人也树倒猢狲散,各自离去了。

就在梁良被拆穿梁朝后裔的身份,蝗灾却在这个时候来了。

刚好肆虐到了两林地区,一夜之间造成了两林地区严重的经济损失,两地的秋收也在此时毁于一旦了。

这次蝗灾再度引起了两林地区民心躁动,梁良的蝗灾预言论也被重新推倒台面上了,两林百姓们面对此次天灾,所有人对梁良口中的预言开始深信不疑。

这个时候梁良如同鬼魅般再度跳出来煽动人心...。

官府再次出动,他又离奇地消失了。

唯有他煽动人心的言论,就跟他人一样死缠烂打,开始在两林百姓私底下流传开了。

百姓们开始流传两林不被上天眷顾,女帝哪怕再重视他们两林地区,也违背不了天意,甚至有大胆的人直接说是因为天子是女子,才会让他们地区遭遇大祸。

这个言论一度在两林地区传开,当天传开,其他地方没引起轩然大波,倒是江淮的城门开始主动排查,但凡是两林地区的百姓一律不放行。

城里的百姓都拒绝诋毁陛下的这些两林人。

而江淮地区的两林人顿时为此言论感到惭愧起来,能进城的两林人多数是读过书的,他们很清楚两林地区为什么很容易被一些流言蜚语给煽动?都是因为他们世代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没读过书,当地又是彪悍的民风,常常会因为一顿饭而打起来。

这样的地方又穷又没教养,谁都不会在那呆着。

于是两林人开始在江淮地区有了乡巴佬以外的外号,那就是反骨佬。意思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随时随地可能造反的地方。

这个蔑称的外号顿时引起两林人的不满,于是一场地域歧视的雪球越滚越大,最后滚到,临近江林江淮的一个村庄产生了大量的械斗。

江淮人和江林人用锄头打起来了。

而且江淮人还没打输。这件事立即引起了沈元秋的注意,他发话到两地的官府管好自己地区的百姓,否则,他就不客气了。

煞神发话,两地的百姓顿时平息了不少。

而江林地区的蝗虫还需要解决,可江淮那边却拒绝救济,搞起来了封闭式的赌气。

这件事直接传到容铮耳朵里,就当下面的人以为陛下要指责他们了,结果陛下却写了一封书信,以一个故事的形式暗示了江林意林的祖上乃是从江淮出来的,哪怕年代已久,两林都是江淮祖先地。

她还写了江淮的历史江淮的备军,哪一户人家没有江林人,江淮人祖上哪一代人物没有从两林走出来的人。

这封信激醒了江淮的百姓,陛下这是在告诉他们,唇寒齿亡的道理。

两林虽然穷但他们参军后构成的兵力却一直在保护江淮的安全,要不然当时十万起义军没有他们在外围抵挡,可以早就攻进城里去了。

两林百姓也在逐渐意识到,那个一直写信的陛下,一直处处在外他们着想,而他们还是那么轻易相信梁良的散播的谣言,实在该反省一下。

然后随着江淮主动打起赈灾通道后,朝廷批发下来的粮食,土豆也下来了,虽说土豆还是占主体,只不过这次土豆多了一个土豆粉,可以让灾民们充饥。

并且江淮地区有一个大户人家主动联系养鸡场养鸭场,将十万只鸡鸭赶往江林,让这些鸡鸭能够在土地上一定程度吃掉蝗虫的卵,或者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