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2/3页)

细想来,她在求学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霍奉卿,根本不知任何一个同窗的喜好。

“看吧,明明就只笃定霍家大少爷一人的喜好啊。大小姐自己没觉着奇怪?”湫娘笑得眼角显了皱纹。

“你别瞎想,也不许怪里怪气地笑!”云知意干咳几声,色厉内荏道,“更不许向京中胡乱传话!”

若被京中听到风声,如她四姑姑云曙、六叔云孟冲那种几个没正形又没正事的长辈,必会携家带口赶过来瞎凑热闹。

上辈子她拒绝京中云府来人给予照应,除顾及父亲颜面、不愿与言家太过生分外,有一小部分原因也是怕了那几个为长不尊的叔伯姑姑。

湫娘眼角的皱纹更深:“大小姐怎么还急糊涂了?老奴如今是您名下的人,不经您许可,怎会向京中乱传话?”

云知意愣了愣,讪讪摸了摸鼻子:“一时忘了。总之,你不许再瞎说。”

“好好好,不说不说。我们大小姐长大啰。”湫娘捧起她才写好的拜帖,小心确认墨迹是否完全干了。

听出她敷衍,云知意着恼:“湫娘,你若非要怪里怪气,我就罚你早上吃二十个包子,看堵不堵得住你嘴。”

有些事就是旁人说得多了,当事人才不由自主被绕进去的。

这辈子她绝不允许自己再对霍奉卿有什么奇怪想法,所以必须杜绝这种怪里怪气的耳旁风!

——

十月初三,巳时,云知意带了管事湫娘与四个仆从前往霍家。

按照她的吩咐,马车在巷口大树下就停住。

既是诚心诚意来道歉,自不合适到人家门口才下车,那样会显得太过倨傲,不像个道歉的礼数。

下车后,湫娘与仆从们捧着礼物走在后,云知意行在最前。

这条巷子她走了十年,闭上眼都不会走错。

从巷口往里走五十五步,左手侧那家的院内有玉兰树,再往前二十步便是霍家。

从霍家门前右侧的石狮子再往前走十一步,就是她……是言宅大门的石阶。

上辈子她怨过母亲对自己冷落疏离,怨过弟弟妹妹的排斥对抗,但因有父亲疼爱,言家那个宅子在她心中就是她的“家”。

可这辈子却不敢这么笃定了。

因为已经很明白,宅子里的父母与弟妹虽与她相关,但是除了父亲,似乎没谁觉得那是她的家。

有些事情,在初次遭遇时难免生出过激的偏执。如今再次为人,她虽依然想不明白,却不像当初那般耿耿于怀。只是有些唏嘘感慨。

或许她这人生来如此,与谁的缘分牵系都浅吧。

“云大小姐如今是边走路边睡觉的?”

霍奉卿的声音让云知意回神。

她倏地睁开眼,诧异道:“霍奉卿?你怎么出来了?”

这都还没到有玉兰树那家,离霍家尚有一段路。她来登门致歉,主人家的大少爷却亲自出来迎接,瞧这礼数乱的。

湫娘与仆从们立刻向霍奉卿行礼问安。

他颔首还礼后,才将目光冷冷淡淡挪到云知意脸上:“我娘让我来的。”

语毕转身,与她并肩而行。

看这态度,大概不记得送秋宴那日醉酒后的种种了。

云知意放下心来,这才注意到他说话瓮声瓮气,脸色也有些苍白,整个人恹恹的。

于是关切地问一句:“你是不是着风寒了?”

霍奉卿懒懒以余光瞥她:“嗯。”说完倏地将脸转开,以拳抵唇,颇为隐忍地轻咳几声。

云知意顿时有些不安。不会是送秋宴那天,她将霍奉卿独自留在临湖长廊的地上睡的缘故吧?

可是,不合常理啊。官仆们做事有章程的,按当时情形,很快就会有人发现他没在厢房中,怎么也会追出来当面确认是否酒醒。否则,若有庠学学子在官宴上醉酒,出了什么意外事故,州牧府与州丞府都会很难堪的。

她回想并推算着送秋宴那日的种种,瞄向霍奉卿,小声问:“是这两日才染的风寒?”

“嗯。”霍奉卿抿唇应声,似乎不愿多谈缘由。

确认不是自己造的孽,云知意的心情顿时轻松,没过脑地脱口调侃了一句:“原来你身子那么虚啊。”

后头的湫娘耳力甚佳,闻言急得忍不住出言提醒:“大小姐,慎言。”

霍奉卿苍白的面色顿时染成透骨红。

云知意如梦初醒,总算意识到这话里有歧义。

她扯出个不太自然地笑,深深怀疑自己病得不轻。这好端端地,与霍奉卿讲什么“虚”不“虚”的?

话已说出去,又撤不回来,她只能絮絮叨叨掩饰着尴尬:“别多心,我没旁的意思。人吃五谷杂粮,偶尔风寒也寻常。我只是觉得这几日天气还不错,你这风寒来得也太蹊跷……”

霍奉卿忍无可忍,从牙缝中迸出一句幼稚含恨的反击打断她:“你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