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倒戈(第3/4页)

不过,小小的坊间县都能抄出十来万两银子,这诺大的翼州,怕不是得有百万两了吧?

端木宪现在满脑子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恨不得亲自跑去抄了翼州。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撸的哪是什么翼州官员啊,分明就是个聚宝盆啊!

端木宪一下子就积极了起来,主动提议道:“督主,即然如此,那不如就让阮文质暂代了翼州按查使。阮文质此人是先帝时期进士出身,行事颇有些圆滑,很有人缘……”

端木宪有理有条地说着,从阮文质的性情品行到他的行事作风,家庭情况,全都说得一清二楚。

岑隐思量片刻,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端木宪目光灼灼地看着岑隐,只差没问,他们什么时候去抄家。

连首辅都倒戈了,其他几个阁臣郑重的权衡了一下利弊,也只能默默地认了。

岑隐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吩咐道:“至于知府、知州等人选,吏部尽快理一张单子交给本座。”

游君集连忙应是,暗想稍后就去衙门,让人把翼州大大小小的官员履历全都再重新整理一遍。

翼州这一次有近七成的官员要动,接下来要大忙了。

岑隐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荷包的络子,声音不紧不慢地接着道:“再有候缺进士和同进士,吏部也挑些合适的出来,先送去布政使司,待他们看完了抄家,再一一上任就是。不着急。”

阁老们的心仿佛都停了一拍,脖子后面冷汗直冒。

岑隐这意思实在是明晃晃的啊!

就怕那些进士和同进士看完了抄家后都得大病一场了。

连布政使都说抄就抄,等他们上任后,怕是也不敢乱动了。

文华殿里的氛围在这一刻有些凝固,仿佛连空气都冻结了,唯独岑隐依然闲适地靠在椅背上,目光平和。

不管怎么样,翼州的事,暂且算是定下了,就等吏部挑好了适合了人选再交由岑隐过目。

至于抄家什么的,反正有东厂和锦衣卫在,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已近午时,小内侍重新上了热茶和糕点,文华殿内茶香四溢。

刑部侍郎秦文朔清了清嗓子,他看了一眼优雅如贵公子般的岑隐,打破了这片刻沉寂,说道:“督主,安平长公主昨日向京兆府递了诉状,欲与驸马封预之和离,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安平与驸马和离一事的动静着实不小,京里上上下下都多少听闻了一些。

尤其安平提出要让独子封炎改宗换姓,更是惹得那些清流,学子大为不满,光是御使递上来的弹劾折子就已经有厚厚一摞了,若不是碍于现在执政的是说一不二的岑隐,怕是连金銮殿都要被掀翻。

本来公主和离只是小事,更与刑部无关,他也犯不着在这里提,只不过……

秦文朔理了理思绪,继续说道:“昨日封预之宵禁时外出,被锦衣卫拿下后送到了京兆府。今日一早,封预之在京兆府一口咬定是安平长公主为了泄愤,故意设局把他骗出去的……”

听到这里,端木宪的眼角抽了抽。

昨日,自家孙子孙女们商量怎么套麻袋打人的时候,他可是也在场的。

涵星那小丫头,娇滴滴的,其实也是焉坏焉坏的,馊主意全是她出的……咳咳,姑娘家太乖容易吃亏,像封家不就是瞧着四丫头乖巧懂事,就使着劲的想要拿捏她吗?!

所以说,封预之被套麻袋,也是他活该。

端木宪心不在焉地想着,耳边就听秦文朔讲述封预之被打得有多惨,心里暗暗叫好,面上则一脸无辜,只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封预之现控告安平长公主不顾宵禁严令,在皇城公然行凶,要求严惩。”

秦文朔很快就一五一十地禀完了经过,就等岑隐定夺。

严查宵禁的命令是岑隐前几日才刚刚禀布的,为的是整治京城治安。若正像封预之所说,安平因为和离的事谈不拢,就故意在宵禁时刻把他哄骗出府,又命人行凶,就是公然在打岑隐的脸了。

他好歹要知道一下岑隐的态度,才能决定接下来要怎么做。

刑部尚书被“发配”到北境已经有一阵子了,秦文朔心知自己现在虽然只是“暂代”刑部公务,但若是做得好,谁说不能取而代之,一步入阁呢。

这可是他的机遇!

文华殿角落的青花瓷三足香炉飘散着缕缕白烟,淡淡的熏香弥漫在殿中。

岑隐放下了茶盅,殷红的唇角微微勾起,说道:“封预之违反宵禁严令,为了脱罪又诬陷他人,自当两罪并罚。”

岑隐仿佛毫不在意封预之控诉安平的那些话,直接就把这件事定为了是封预之在说谎,连查都懒得去查,这让在场的几位阁臣的都不免有些惊讶。

更有人心道:难不成岑隐是在坦护安平?应该不至于吧……除了端木四姑娘,这整个大盛朝还没有谁有这个脸面能让岑隐另眼相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