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溺杀(23)(第3/7页)

一堂课讲了一个半时辰,期间鲜于鱼几次起身为谢青鹤添茶。

授课结束之后,鲜于鱼更是屈膝下拜,恭恭敬敬地磕头,说:“弟子多谢真人指点。”

“不必多礼。你仔细想一想,若有不通之处,再来问我。”谢青鹤说。

鲜于鱼再次施礼之后,方才起身。

这架势把庄彤和贺静都镇住了。世俗中学生听先生讲课,态度也是很恭敬的。先生上座时,学生们要起身施礼,给先生请安。先生宣布下课下学,学生们也要施礼道谢。

但是,像鲜于鱼这样下课了直接跪下来磕头的架势,还真的极其少见!

谢青鹤解释说:“你们所学皆传世之学,他学的是不传之秘。这不一样。”

换言之,切要程度不一样。风寒感冒叫大夫开了个方子吃好了,不过是给些诊金药钱,客气地说一句谢谢。全家五口的不治之症都叫大夫治好了,那就得去跪拜救命之恩了。

贺静听得心里痒痒,问道:“究竟是什么不传之秘,如此珍贵秘辛?”

谢青鹤给他解释了一番,说是魂游天外观测诸星的法术。

贺静先不问这法术多困难,反而对谢青鹤所描绘的万千星辰好奇不已。谢青鹤这些天除了抄写经典秘本,也在给鲜于鱼画今世星图,随手拿了几张出来给贺静赏看,他画功精湛,一张张星图画得栩栩如生,贺静初见就看得痴了。

“这……真的是星辰的世界么?”贺静陶醉地问。

谢青鹤还没开始抄写秘本,精力充沛,就给贺静与庄彤讲了讲天外的世界。

贺静与庄彤的认知里,天覆地载,天圆地方,脚下的大地就是世界的中心,听谢青鹤说天外无穷无尽的星辰,自身所在无比渺小,都狠狠被震慑了一番。

谢青鹤又说:“虽诸星无尽,诸天无穷,唯中土之上五行冲和,阴阳□□,乃生灵慧。以此为中,未尝不可。”只有我们这个地方生育出人类神仙,当然是板上钉钉的中心。

贺静特别好奇:“先生说天外都是星辰,那天庭究竟是在哪里呢?”

谢青鹤摇摇头。

“不能说吗?”贺静略觉遗憾。

“不是不能说,这事我也不知道。”谢青鹤说。

根据谢青鹤这么多年修行入魔的经历,他印证了典籍中记载的很多事情,也发现很多事情根本就存在谬误,无法实证。他曾魂游天外观测诸星,知道天外群星的奥秘,他也曾经走入阴界,知道鬼府如何运作,知道人死之后会去往何处。

但是,飞升成仙之事依然是个谜团。贺静问天庭在哪里,谢青鹤也想知道天庭在哪儿。

这句话说出口,贺静与庄彤还没感觉,坐在一旁的鲜于鱼先震惊了。

知宝洞里有很多关于天庭的记载,各种神仙书里的描述都有来处。最开始天庭、仙界、上天……各种描述乱七八糟,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庭的说法就渐渐统一起来。任何一个修道入门的弟子,都可以随口告诉你天庭是什么、天庭在哪里、天庭是怎么回事。

谢青鹤却说,他不知道!

这证明什么?证明所有谢青鹤讲述的内容,都是经过谢青鹤实证的!

他亲自魂游天外见识过诸天诸世界,才会言之凿凿地告诉鲜于鱼,今世星图是什么样子,观星术要怎么修习,能够修到什么程度。他没有见识过天庭,他就说不知道。

看着坐在榻上靠着凭几端茶说话的少年,鲜于鱼突然品咂出“真人”二字的重量。

何谓真人?

务本求真,方为真人。

几人正在书房里聊天说话,多半也就是贺静东问西问,谢青鹤随口解释。

这年月知识传播一来倚靠书本典籍,二来父子师徒口口相传,很多事情没有人讲,或许一辈子都不能知晓。谢青鹤不仅阅读量极大,知悉无数典籍知识,还有非常多的经历见识,除了不知道天庭在哪里,说是无所不知也不过分。

加上谢青鹤讲事情也不喜欢扯干巴巴的道理,说起来都像故事一样风趣幽默,常把贺静、庄彤逗得哈哈大笑。

中午时分,鲜于鱼见每日都要来做饭的蒋二娘久久不至,便起身告辞要去做饭。

贺静已经蹬了鞋子歪在了榻上,笑着说:“家里待会儿就送来了,不必做。”

果然没多久,到了每日中午的饭点,就有一个贺家的嬷嬷带着两个小厮,提着食盒前来送饭。

饭菜都是贺家带的厨子做的,家里送来四个四层的食盒,除却主食与开胃的几样拌菜,也就是七个热菜,四样汤羹。送菜的嬷嬷说:“少夫人说,秋日干燥,多吃些汤食养身。这热菜若是不够,再去家里端。”

贺静暗暗给糜氏点了个赞。夫妻俩个昨儿就对好了,先生不喜铺张浪费,别上来就开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