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溺杀(23)(第2/7页)

“现在观星术还没学完,怎么就想着承认了?”谢青鹤问。

鲜于鱼苦笑道:“真人不问,弟子可以不说。真人垂问,弟子岂敢撒谎?”

蒋英洲的皮囊年纪不大,刚开始鲜于鱼也认为,说不得能与这位蒋真人志趣相投,做个朋友什么的。接触几天之后,他就知道这事不可能了。蒋英洲年纪小,谢青鹤在他面前可没有一丝少年人的神气作派,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鲜于鱼都跟他交不上朋友,只能以师礼服侍。

不等谢青鹤再问,他主动说了自己的情况:“弟子师父本是谭长老的师兄,谭长老下山之前,是弟子师父在京城经营杂货铺子。他……涉世太深,裁决时动了私心。随后被宗门律法制裁,被革除了身份。弟子那时候还在山中修行,并未牵扯此事,宗门开恩,不曾株连坐罪。”

这年月师徒关系就是这么紧密。哪怕鲜于鱼的师父坏了事,被革除了身份,鲜于鱼也不能说我不要这个师父了,改投其他师长门下。他说师承法脉的时候,只提太师父,不提师父名讳,但是,师父就是师父,就如人之父母一样,一旦确立了师徒关系,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弟子这些年循规蹈矩,从未领受师门训诫。应该……也不算品行不端之人。”鲜于鱼偷瞧着谢青鹤的脸色,小心翼翼地替自己辩解了一句。

谢青鹤教他观星术,原本也是看他顺眼,加上他出身寒江剑派,谢青鹤自然觉得亲近。

他师父是谁,不在谢青鹤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个时代的寒江剑派涉世比较频繁,寒江剑派也不是各人都能持心坚定,一旦被各种欲望感情所诱惑摆弄,被门规处置的犯戒者自然会比其他年代更多。

见鲜于鱼心怀忐忑,谢青鹤安抚道:“我认识的是你。与你师父不相干。”

此事说开了之后,鲜于鱼放下心中大石,谢青鹤却免不了想,这件事是不是和舒景有关系?又觉得时间好像有些对不上。

他想一想就将此事丢开了。

寒江剑派都处置过了,也不必他多事过问。

庄彤与贺静隔三差五就要上门请教,糜氏也喜欢带着孩子跟贺静一起上门,丈夫与儿子跟着先生读书,她就去找蒋家姐妹打牌玩耍。

这日几人登门之后,才发现谢青鹤搬到篾条店去住了。

庄彤与贺静都很惊讶。就算谭长老的徒弟来访,修道之人戒条禁忌繁多,也没有主人家跟客人一起搬到外面住的道理吧?再说,谭长老不是个道人吗?又不是和尚,还见不得妇人不成?!

蒋二娘解释说:“早先就和弟商量过,日后经营个女红铺子。”

她丝毫不知道那日的争吵惹恼了弟弟。

谢青鹤都搬出去住了好几天了,姐妹俩没人拉架说和,彼此不肯相容,居然还在冷战。

听说弟弟在外面盘了个铺子,蒋二娘认为这是给她准备的铺面,对此非常热衷,常常去帮着打扫整理。铺子里还有不少篾条编制的盛器家具,蒋二娘也不想随意处理了,征得谢青鹤的同意之后,她就守着铺子叫卖,半卖半送的居然也被她卖出了不少。

蒋幼娘也不甘示弱,每回蒋二娘回家之后,她就去篾条店给弟弟做饭洗衣裳,反正时间得错开来,姐妹俩绝对不肯搭伴进出。

庄彤等人不知道蒋家姐妹的龃龉,只知道谢青鹤搬到外面住这事儿非常不对。

——就算盘了个铺子要做营生,也不必住到铺子里去吧?再说,蒋二娘要做女红铺子,那也不是谢青鹤的生意,他跑去铺子里蹲着做什么?

庄彤与贺静面面相觑,决定去篾条店看看情况。

糜氏则被贺静留在小院,反正糜氏是来找蒋家姐妹打牌玩儿的,那篾条店什么情况都不清楚,糜氏出门就是四个丫鬟两个嬷嬷,呼啦啦一堆人过去,说不得都站不下。

他俩赶到篾条店时,发现铺子的门板都没有拆,只有一扇小门进出。

谢青鹤正在书房里教鲜于鱼观星术,庄彤与贺静进门行礼,谢青鹤让他们隔壁喝茶,庄彤很老实就要出门,贺静自认与谢青鹤是过命的交情,无赖地嘿嘿一笑:“先生,你这跟小师傅说什么呢?不能听啊?”

谢青鹤态度温和:“怎么不能听?只是你半路进来听不懂,坐着也是无聊。”

贺静马上找了个位置忽地坐下,坚决地说:“怎么能无聊?我就听着了。”

庄彤已经走到门口了,闻言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谢青鹤招呼他回来坐下:“你若不嫌无聊,进来坐吧。我不知道你们今日过来,上午的课都排给小鱼了。”

庄彤便回头与鲜于鱼互相施礼,在一旁落座旁听。

谢青鹤给鲜于鱼讲观星术时,用的很多都是师门秘语。秘语不止是为了保密,很多时候是代指一些复杂难言的东西,交谈时节省沟通成本。庄彤学过炼气法门,偶尔还能听懂一些,贺静很快就进入了听天书的状态,满眼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