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3页)

孙策年少骁勇,一直是开疆拓土的大将,哪怕对朝廷称臣,但实际念念不忘扩展自己的地域。

“你只管派兵。”刘协淡声道:“吴侯自会避让。”

哪怕孙策有跃跃欲试的心,但只要朝廷强硬,他未必就能狠下心去,真与朝廷兵戈相见。况且还有孙权与伏寿在侧,已经是有了所谓的缓冲带。

而曹操处的情形,果然如皇帝所说,真正艰难的才刚刚开始。

虽然袁绍首战失利,连失颜良、文丑两名大将,但这点损失相比于他的大军,只是九牛一毛。比起曹操来,袁绍在兵力、财力、粮草与军械等各方面,都还是有着明显优势的。

而曹操在首战告捷之后,退回到官渡,没有乘胜追击,清醒地知道自己兵力不足的弱点。

此时袁绍帐中,如沮授等谋士便都谏言,不如打持久战,缓缓消耗掉曹操的力量。毕竟河北地方广,出产多;而曹操看起来,粮草空虚,长安也没有相助之意。

如从前的每一次谏言一样,袁绍又没有听从。

败给曹操,对于袁绍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一日没有洗刷这耻辱,他一日就吃不下饭。这等情况下,叫他如何听从沮授等人的建议,缓慢消耗对手。

毕竟袁绍从来没有瞧得起曹操过,对于矮个子男性的歧视,自古有之,袁绍看曹操,也是如此。况且从前在洛阳,袁绍是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曹操却是宦官之后,是那一堆跟在袁绍屁股后面的子弟中,出身最差劲的。等到众人起兵,曹操几次走投无路,又都是求到他袁绍帐中来,才又得了兵马。

就这么一个曹操,领着不足他十分之一的兵马,竟然连连打败了他。

这叫袁绍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

一定是意外,只要再一次作战,他就可以赢回来!

建安四年六月,袁绍率领主力大军,逼近官渡,依沙堆立营。

而曹操也领兵立营与袁军对峙,在前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中没有占到便宜,便退回到营垒之中,坚守不出。

曹操虽然兵少,但坚守不出,袁绍一时也难以攻破。

袁绍便命兵卒构筑楼橹,堆土如山,俯射曹营。

曹操军队则以霹雳车,抛石击毁袁绍的楼橹。

袁绍掘地道进攻,曹操便在营内掘长堑抵抗。

如此双方相持了一个月,两个月……

平心而论,在此时的战争中,双方相持两个月,并不算多。比如袁绍攻打公孙瓒,陆陆续续打了有四五年,最后又整整围了一年才拿下。

但是曹操不比袁绍,相持的第一个月,便已经很艰难了,前方兵士缺少粮草,而跟随他的士兵都是常年久战的,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再与强大的袁绍僵持,不但前方吃紧,就连后方都不稳固了。况且事到如今,朝廷除了给他一个曹侯的名号,发了几张不痛不痒的诏书之外,并没有倾全力支援。长安没有发来一兵一卒,也没有送来一车粮草。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如果曹操不知道有朝廷的支援,说不得会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但知道身后明明有朝廷,却不得援助,难免要心生怨怼的。

这日,曹操站在塔上,见底下运粮的士卒,当真是疲于奔命,也是跟随他多年的士卒了,不禁心中不忍,口中道:“十五日内就攻破袁绍,以后不用你们这样辛苦了。”但心里清楚,此事难行。

形势如此,曹操的信心也动摇起来,写信与荀彧商议退守之事。

谁知信送出第二日,荀彧便骑马来到了营中。他原是为曹操稳定后方的。

曹操讶然相迎,道:“文若怎么亲自来了?可是后方出了什么事?又或是因为我那封信的缘故?”

荀彧摇头,走到帐中,低声道:“我得将军信任,许我先看将军的信件……”因曹操作战在外,恐怕有事情处理不及,便将后方交给荀彧,来往信件也都给他看,若有急事,便可由荀彧先行处理。

荀彧从怀中捧出来一封已经打开的信,“这是将军大公子写来的信……”

曹操忙接过来看。

却听荀彧压低声音,难掩激动之情,“陛下已经在前来兖州的路上了。”

“什么?”曹操手上一颤,险些摔了那薄薄两页信纸,定睛看时,见的确是长子亲笔,说陛下秘密动身,已至于洛阳,正要往陈留郡而来。

陛下亲临!

朝廷非但没有把他与这几万兵马当成弃子,反而皇帝亲临前线。

曹操只觉压在肩头的重担,此时轻了大半。

荀彧又取出另一封信来,笑道:“这是将军写来的信,我来得急,还未打开看。”

曹操忙劈手夺过来,撕碎藏在袖中,羞惭笑道:“文若快别看了,不过是我发牢骚的话。”他信中原是与荀彧商量退兵自保之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