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只为你如花美眷,忍顾她似水流年(第4/4页)

从张生对红娘和莺莺的不同手法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段恋情纯粹是张生死追莺莺而致。莺莺复诗固然有些心动,但到张生真的半夜跳墙过来相见时,莺莺在吓斥张生的时候说的理由却是“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也就是说“你开始是保护别人免受兵乱,这是义,最终乘危要挟来索取,这是以乱换乱,二者相差无几。”这番斥责之后,张生缩回他那小窝里病了,这时候老夫人也派红娘去慰问,红娘又借机把莺莺埋怨了一番,看到后果如此严重,而心中对张生的才情又不是不看重,所以这时候莺莺心里大概是真的乱了,所以她冲破了内心的矜持,勇敢地踏出了一大步,开始选择她认为摆到眼前的那份真挚的爱情。这就是“始乱之”了。而莺莺的这种夜奔张生的“一夜情”行为也就最贴切地体现了这个“乱”字。

当然,如果结果真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这种“始乱之”的说法又不能成立了,所以《西厢记》里自始至终没提“始乱之”这几个字,因为如果没有“终弃之”,“始乱之”也就谈不上了。

问题是张生最后的态度就是采取了“终弃之”的处理方式。我们前面说过他曾两次与莺莺同居月余,在老夫人丝毫不加阻挠,甚至“因欲就成之”的这种态度下,张生就是没去提亲,以科举功名为由,最终离开了崔莺莺;在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指责之后,他再一次“乱之”,骗得莺莺自诉痴情的信,以此向同僚们炫耀,向朋友们展示,以获得“终弃之”前的心理满足,他以为这是男人的自尊,说白了,不过是可怜的自欺欺人的虚荣心而已。

他最荒唐的表现是在传奇《莺莺传》的结尾,在他与莺莺断绝消息一年多之后,莺莺这时已另嫁他人,他上门以表兄的身份求见,莺莺这时并不见他,他却自诩这样就是弥补了情感上的过错,以为这样就可以无愧面对世人,可以无愧面对这段“始乱终弃”的往事了!这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天真自私汉”!说难听点儿,就是个爱情中的阿Q 。

所以我很佩服王实甫,他不像元稹,他从这段故事里看到了更多的真、善、美,他从一个真情实意的女子身上发掘出真爱的意义来,又从真爱的意义出发,发掘一个男人也应该天生具有的那种纯粹而美丽的情感来。因为这种眼光,他让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具备了人类来自于自然的那种纯美属性。所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丽愿望,才最终战胜了“始乱终弃”的惨酷现实。

当然,“王西厢”是站在“董西厢”的肩膀上来成就伟大的。元代的《董解元西厢记》已经开始了从《莺莺传》向王实甫《西厢记》的转变。

但我们仍然不禁想问,元稹为什么在《莺莺传》里会把这个故事写成这个样子呢?而且他的语气还是要为张生辩护的。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后人大多推断他就是那个将莺莺“始乱之、终弃之”的张生!而莺莺就是他当年初恋的女子!这一点从鲁迅开始,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卞孝萱先生都有过详实的考证,几成定论。

但我总觉得有些遗憾,甚至心有些不甘,因为这个将莺莺始乱终弃的元稹,竟然就是那个写得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杰出诗人!

说到诗,我们知道中国号称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以为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大概自唐以后,几乎所有的经典爱情故事莫不与诗人有关,莫不与诗有关。就连晚唐步飞烟那场惊世的婚外恋,也是因为诗而起的。

请看下回:步飞烟的故事——“一场惊世的婚外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