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下(第11/12页)
“国姓,国姓。”书生客气说。
邵劲这才转过脸来,对书生爽朗地一笑。
双方站在道袍老者的灯前没说两句,摆摊的老者就不耐烦地说:“要拿灯就猜画,不拿灯就赶紧离开,別在这里碍着其他人。”
书生想起刚才老者说的话,忙说:“既然两位先看中了这盏灯……”他说着便看向徐善然。
因为一开始的认错,再两者互相见礼之后,这还是书生第一次认真看对方的面孔。许是黑夜离离、灯火幢幢,在那摇曳的艳色间,他抬目看去,忽见对方凤目瑶鼻、红唇玉面,当真有那轻裘缓带的古之遗贤风范。
他一时忘了说话,只巴巴地将手伸出去。一旁的邵劲放开了牵着徐善然的那只手,接过了那被书生举在半空中的白兔灯。
正是这个时候,一条火龙由远及近地来到了徐善然与邵劲所在的街道,却因为一个小小的事故,火龙侧翻,火舌当场就蹿了起来。街上的行人一下子乱了,他们迅速地往与火龙相反的方向冲撞着逃离。
侍卫与太监因为不敢打搅帝后而在几步之外候着,这一下就被人流隔了开来;而本来拉着徐善然手的邵劲也因为拿灯而将自己的手放开了,一时之间,众人被汹涌的人潮切割得七零八落。独自站在一旁的徐善然被冲撞了几步之后就与冯德胜见了面。
冯德胜并不特别担心邵劲那头,见到皇后无恙,他登时就长出一口气。连忙指挥着身后的一部分侍卫拱卫在徐善然身边,保护着皇后先随着人群出去。
一行人随着奔跑的人潮离开了街道,好不容易在另一条街中站定,举目望去,却是再也看不见邵劲的身影了。
徐善然略一沉吟,问左右说:“上元节这街上还有什么可玩的?”
众人面面相觑。侍卫在冯德胜耳边说了两句,冯德胜立刻对徐善然说:“还有一桩:青年男女都爱到那河边去放水灯许愿。”
徐善然点点头:“他只怕原本是要带我去那里的,我们先去那边等着他。”
大家看主子拿定了主意,余者自然再无异议,很快便往那放河灯的河边走去。
这河距离灯火阑珊的长街也并不远,大概一刻多钟的工夫,闪着火光与星光点点的黑水已经出现在了徐善然的眼前。
这条河较之往日热闹了许多,年轻的男男女女沿着河岸将手中的莲花灯放下,潺潺的流水声中,这些点着蜡烛的灯随着荡漾的波纹向那河中央漂去。一行行,一列列,蜿蜒而行,分开又汇聚,最终随着水流在一整条的河水间荡漾,恰似那天上的星河倒映了下来。
依着徐善然对邵劲的了解,他必然会带她来这个方向,也必然会往这个方向来找她。
但这条河很长,她需要找一个最显眼的地方,让邵劲一来此处就能看到她。
徐善然的目光在河岸边睃巡着,很快停留在一栋八角亭中。那八角亭里点着灯,一个读书人正坐在那里似乎在帮人撰写什么。
徐善然往厅中走去,与在亭子里书写的人说话过后才恍然得知对方为何在此——这是替那些放灯的人抄写祈愿的话语,然后再钉在一旁的草墙之上,这样既放了河灯,又不会让愿望沾水落下,也算是种讨好神灵的取巧之法。
徐善然与对方协议之后,那原本抄愿望的书生便拿着银子走了,徐善然则在亭中坐下。
来往的人很多,来找徐善然抄写的人也并不少。徐善然用规规整整的楷体,一一帮那些人将愿望写在了纸上:
“我希望有一个如意郎君。”
“我希望有一个贤淑佳人。”
“我希望高堂安康。”
“我希望家业兴隆。”
跟着徐善然的侍卫脸颊直抽!他们眼巴巴地看着埋首书写的徐善然,忍不住在心中又羡慕又嫉妒地想道:能让皇后亲自抄录,这也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啊!要是我也能上前……
也不知道写了多久,身旁突然飘来了一道阴影。徐善然抬头一看,便见邵劲已在不知不觉间站到了她的身侧。徐善然粲然一笑,掷笔起身:“你来了?”
“我来了!”邵劲说。
他再一次牵住徐善然的手,带着她走出八角亭,一路走到那碧草茵茵、流水宛然的河岸前。
他问:“你看这里怎么样?”
“很好。”徐善然回答。
“你看现在怎么样?”他又问。
“很好。”徐善然再答。
她抄了小半个时辰的愿望,无一不是“仓廪实”之后更进一步的期待。
转眼数年过去,战火已熄,休养生息之后,百姓富足而安康。
“善善。”邵劲温柔地说,从他们相识、相知、相忆,从他们爱上对方开始,他将他的姑娘,他的妻子,放在掌中小心珍视,放在心里妥善爱惜,任外面疾风骤雨,也不能敲开他的指尖心门,“这就是我要让你看的,我承诺过你的,我要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