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4页)
村口有个姓刘的车把式,正要去县城里。
*
李大路带着三娘和他爹赶到许家时,他爹还剩一口气。
赶车的刘伯催促他们快进去,还主动地搭把手搬着老丈人进去宅子。
见着如此气派的宅子,李大路同手同脚的,像是来到王大户的宅子。但王大户的宅子更加富丽堂皇,院子里都是下人,而许大夫家的庭院,摆放着好些架子,每个架子上面都放着簸箕,有的是空的,有的晒着药材。
他们进去,便能闻到浓郁到无法忽略的药味。
路过庭院的廊道,他们来到堂屋,见到堂屋已有好几个穿着破烂的病人在排队等着。
这时,一个穿着棉衣,长得眉清目秀的少年郎往他们走过来。
李大路有些无措的愣在原地,然后他听见这个小郎君对旁边的刘伯说道:“刘伯,你带病人过来了?这是怎么了,瞧着可病得不轻。”
刘伯道:“是病得不轻,可否问问许大夫,能不能插队?”
插队一词,还是许黟说的,刘伯就记住了。
阿旭点点头,说他去问问。
李大路和三娘都是满脸拘谨的不敢动,路上他们还在祈祷着,但直到来到这里,他们就又胆怯了。
他爹已经昏迷不醒,如今就靠着李大路抱着。
但很快,那个少年郎就跑了回来,喊着他们去旁边的房间里。
他们进来到房间,先是觉得这房间好暖和,再一看,就看到房间里有张床,放着炭炉,还有一个长得很是好看的郎君。
那郎君见着他们便走过来,温和地主动关心道:“快将老人家放到床上。”
“这是发热,有几天了?”许黟拿手一探额头,拧起眉梢地问他们。
李大路看向妻子,拘束的回话:“有三天了。”
许黟在为眼前的老人家诊脉,这老人是受了风寒,邪风入侵,但拖延不治,如今已经邪气入肺,引起风温肺热证。
“老人家有肺热证,不能拖,我先开退热的药方,这位娘子你带着去煎上。”许黟没有废话,直接说完,就起身去开方子。
他给老人家给的是麻黄汤,主治恶寒发热,发汗解表。许黟开完方子,便拿给阿旭。
“你去开药,这麻黄汤,要先将麻黄煎到起沸,再加其他药材。”许黟交代下去后。
又对傻愣在原地的李大路说道:“我现在要为老人家针灸,你在旁搭把手。”
“好、好的。”李大路还不晓得这人是谁,但经过刚才那番操作,他已经全然没了主意,只听对方的。
许黟叫他把老人家的衣服解开,用帕子浸温水擦身,他就老老实实的照办着,等到他看见这个年轻的大夫取出银针,扎在他爹的胸膛时,他终于回过神来。
“大夫,这、这是做什么?”李大路有些慌张。
许黟没理会他,专心扎针。
跟着进来的刘伯见状,很是淡定地开口说道:“许大夫在救你爹,你爹都昏迷不醒了,不把人扎醒怎么喝药?”
有了这话,李大路抬手擦着汗,也不怕了,就是有点焦急。
半晌,银针从胸膛里拔出来,他爹醒过来了。
一醒来,他爹就拼命的咳嗽。
一声比一声激烈,许黟镇定地拿来铁盆到老人家的面前,只见老人家捂着胸口,朝着盆咳出来好几块褐色的浓痰。
堵在胸口处的浓痰咳出来后,老人家的精神明显好了一些。
“爹……爹你可算是醒了!”李大路跪到他爹的面前,鼻涕眼泪都哗啦啦地流出来。
他爹瞧着儿子这模样,抬手想拍他,却没力气,人浑浑噩噩的,又跌回床上。
好在,阿旭带着三娘煎好汤药回来了。
服药后,两人就守在床榻前,等着人退烧。
这时候许黟才知道,他们是来寻郭大夫义诊的,不过郭大夫将义诊宣发出去后,每日都有不少穷苦的病人来许家看病,忙得很。
刘伯载着他们来的许家,路上晓得不少内情,他叹着气跟许黟说了这李大路的事,感慨:“这平头百姓都不好过日子啊,这李大路去盐矿挖盐,那盐矿的监工最是爱欺压盐工了,听闻,每个月拿到的工钱,一半都没有。”
哪怕是拿到钱了,也会通过其他的途径抢了去。
要说为何如此艰辛,怎么还有人跑去当盐工?若是连挖盐的差事都没有,这些人恐怕过得更加惨。
许黟沉着脸看向屋里守着老人的夫妻俩,两人瞧着快要四十岁了,但刘伯说,李大路今年才二十八岁。
“郎君,我们还收他们诊金和药钱吗?”阿旭有些可怜他们。
许黟叹口气,他解救不了这些穷人,但人都送到眼前了,他不救,又于心不忍。
半个时辰过去,老人家退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