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阿房宫赋11(第4/6页)

“天下苦秦久矣,秦朝就是暴政!

“可‘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是太史公也认定的呀!”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呵呵,那你愿意做始皇帝的臣民吗?”

……

一众人等争论不休。

汉初。

刘邦想起自己当年的见闻,眼中不由得也生出几分追怀:“当年始皇帝东巡,乃公在会稽得以一见始皇声威,曾言大丈夫当如是,始皇之功,平心而论确堪为一伟丈夫。”

萧何颔首,又道:“然而始皇不施仁义而逞诈力,穷役百姓,惹得海内沸腾、生民煎熬,如此又怎不是亡国之兆?”

“说得是啊,所以此时要与民生息!”

这么说着,刘邦又与诸臣讨论起国政事宜来。

武帝朝。

刘彻沉默着没说话,大汉代代以秦为鉴,关于秦始皇的记载他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对于始皇帝的功绩他也心知肚明。

平心而论,此时的刘彻还是很欣赏秦始皇的魄力的,汉承秦制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但汉室显然不可能宣扬秦始皇,天下百姓也不会愿意再返秦世。

所以……

刘彻眯了眯眼:“这种正名还是放在后世吧!”

唐朝。

李世民一手轻叩桌面,不无感慨道:“秦始皇置郡县,由君王直接任免州郡长官,一改‘国中之国’局面,又有三公九卿分立,汉承秦制,大唐三省六部亦脱胎于秦时,‘百代皆行秦政法’倒也不差。这写诗的人,很欣赏秦始皇?”

说到最后语气带了几分玩味,那人是出自什么心理,又在什么状态下写下了这样评论秦始皇的诗句?

府邸之中,虞世南眼光犀利:“秦始皇弃仁义而用威力,这正是他可以吞并天下却而不能保有天下的原因。所贻训子孙者,唯贪暴而已。”

他想起楚棠透露的晚唐时局,倒是能理解杜牧为什么选定秦始皇来做这个反面教材了。

明朝。

朱元璋所处时代靠后,更能理解那句“百代皆行秦政法”的内涵,哪个朝代没有沿袭几分秦制呢?但是朱元璋还是有些不能苟同:

“功绩归功绩,但始皇暴虐也是事实,只说功绩也不能算正确认识吧?”

我劝你别太厚此薄彼!

然而下一秒楚棠:【然而就像伟人说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逸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

就像秦始皇陵,虽然是历史文化的奇迹,如今也给我们创了不少收,但耗费的民力物力财力都是极大的。虐民自奉,天下不堪其命,后继之君又是个更疯的,豪杰并起也是想当然的事。

总之,就像我们平时说的,死了的老大哥才是好的老大哥。同理,亡了的大秦才是好大秦。】

朱元璋:……

李世民:……

刘彻:……

刘邦:……

还有先前许多不平的人:……

好了,没事了,也骂了,而且似乎比我们骂得还狠。

尤其是最后一句,简直是诛心之论啊。

秦朝。

众人也迷惑了。

“这这这……后人到底是夸耀陛下还是批判陛下啊!”

怎么一会儿说好一会儿说不好的?

蒙恬表示有些看不明白了。

蒙毅也有些犹疑:“难道这就是楚姑娘说的……正确认识?”

他壮着胆子说出自己的猜测。

一旁的李斯顿了顿方才小心地捡着些不那么敏感的话题道:“百代皆行秦政法,看来置郡县、平度量衡都是功在当代、利行千秋的举措。”

他说得精明,并不曾触及后面那些不好的评价,嬴政看了他一眼,移开目光,犹自沉思。后人评价的两面性他并不奇怪,人各有所思,且大秦的诸多举措,本便不能一贯而论。他在意的是最后一句话,亡了的大秦才是好大秦。

“你们说,楚棠最后一句话是何意?”他将这个问题抛了出去。

众人心里一个激灵,最后一句,那不是……嘶!

众人不敢说话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将眼睛放到丞相王绾的身上,王绾在心里暗骂,赶鸭子上架般说道:“后世之言岂可尽信,不过是些小儿言论……”

“丞相!”

嬴政眉目一肃,冷着声将人打断:“朕要听的并不是这些官样文章!”

王绾心中一凛,唯唯不敢说话。

嬴政又拿眼睛去看李斯:“廷尉有何想法?”

李斯袍袖下的手紧了紧,欠身谨慎道:“回陛下,以臣愚见,秦政诸多方面可为万世法,但在施行之中难免行差踏错,而秦世又难见其明,故而……故而……或步当年商君之后尘!”

他把心一横,最后一句话几乎是闭着眼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