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嫡庶之辩,太子太孙二储共立。(第2/4页)

攘外,必先安内嘛……

不过礼法之制依旧在深深的影响着苏鱼,譬如他认可赵泗,也接受过大人物的指点,知道始皇帝想要的是先立太孙而边缘化扶苏,但是他依旧认为应该父死子继,传承有序,不认可始皇帝的做法和行为。

总之林林总总说了很多,夹杂着很强烈的政治倾向。

总体上夸奖了扶苏和赵泗,并且认为现在的大秦最需要的恰恰好好就是扶苏和赵泗这样同时具备圣王品质的储君,因此认为如果大秦的未来可以让他们父子来继承,那大秦三代以内的兴旺就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冯去疾听完眉头有些微微皱起。

事实上冯去疾作为御史大夫,早就和麾下御史通过气了。

他不想在这种时候让始皇帝有丝毫不快。

哪怕一星半点!

因此冯去疾的想法就是放弃一切哄始皇帝开心定下储君。

陛下喜欢赵泗,想先立赵泗为储那就先立,扶苏是个陪衬那就是个陪衬。

可人终究不是听令行事的机器人,实际上始皇帝的所作所为,冯去疾不敢表达意见,朝臣也有一些人颇有微词。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明明都不错,何至于此?

冯去疾担忧的瞄了一眼始皇帝,却见始皇帝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不悦的神情,甚至于声音还有一些愉悦?

“诸卿以为如何?”

赵泗听着始皇帝的口气脸上露出了几分如释重负的表情。

看样子,自家老爷子,是信了。

不管怎么说,信了就行,毕竟长命百岁,始皇帝哪还会因为这点小事着急?

苏鱼开口,复又有百官陆续开口议论上前进言。

总体来说其实内容大差不差。

都认可扶苏和赵泗。

最起码就目前而言扶苏和赵泗对比于始皇帝肯定算得上是和蔼可亲听得进去人话,不至于把群臣当成守一般调教。

至于政见冲突什么的那反而是以后的事情。

区别无非在于有人提议干脆同时定下来太子和太孙。

有人提议按照顺序先定下来太子,再定下来太孙。

有的更激进一点只提出了立赵泗为太孙却浑然不提扶苏的事情。

一时之间,众正盈朝。

赵泗再一旁旁听的有点绷不住。

总感觉满朝文武说起来储君这个事意见莫名其妙的统一。

懂了,他们其实不是渴望立储,而是渴望一个新的皇帝。

立储,不仅仅是让天下庶人有奔头,也是让他们自己心里有个奔头。

看样子始皇帝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压力着实不轻,虽然始皇帝并未滥杀功臣赏罚有度,但是他麾下的文武百官,面对这样一个君王,属实是亚历山大颇有微词,只是不敢放屁。

赵泗闻之眼中带着促狭的笑容。

也对,从龙之功也不是谁都能混上的,如此众正盈朝只能说明一件事,群臣苦始皇帝久也。

对他们而言,始皇帝迟迟不立储或许并不是犹豫不决,而是不想分享自己的权势。

始皇帝之所以今日放开了口子,或许是因为身体渐渐衰老而江河日下所以选择了向岁月低头。

群臣对立储的热衷有一部分恐怕是因为始皇帝带来的压迫感实在是太强了。

如始皇帝朱元璋如此勤政之帝王,他麾下的百官心中想的恐怕也不是勤政,而是贪权。

“有得熬咯……”赵泗嘿嘿一笑静静地看着文武百官的表演。

喧嚣几至于鼎沸,却骤然冒出来一句不合时宜的声音。

“泗非嫡长,安能妄立太孙?储君继位若无法度,其后必乱。”

话音落下,骤然之间喧嚣之声猛的仿佛降了八度,群臣皆目视发声之人。

冯去疾两眼瞪得滚圆,直勾勾的盯着开口之人。

庄方!

楚人!

他怎么敢?

他确实有点想不通,也确实忽略了蠢人会干出来什么样的事情。

冯去疾屏住呼吸,王翦闭着的眼睛睁了开来,也看向其人。

就连一直面无表情的李斯也眉头缓缓拧动。

以嫡长论啊……

这是很早以前李斯就考虑过的事情。

毕竟,他走到这一步,需要一条退路。

不过始皇帝对赵泗的宠爱和重视超出了李斯的预计,为赵泗布置的种种安排可谓稳如泰山,因此李斯也就没再想过这件事。

毕竟,赵泗已经是大势所在了。

嫡长?有个毛用?

而今日的朝堂也没有超出李斯的预计。

果真是如他所想众正盈朝,哪怕是长公子的党羽也不敢提这种事情,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子因何而立。

能提出来先立太子再立太孙都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试探了。

真以为太孙的主导权在扶苏手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