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谁爱和亲谁去,反正我不去(第6/11页)

没着落皇帝就放心了,做忧怀满腹状深思了一会儿,突然道:“朕倒有个主意。”

长沙王眼前一亮,忙道:“但求赐教。”

“去年年底,百济派了个使臣过来,说是他们太子有意求娶一名宗室之女。当时马上就要过年了,朕也没顾上细想。如今一琢磨,觉得安阳就十分合适啊。”言罢还不忘补充一句,“毕竟,她在国内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

“这……”长沙王很犹豫。一方面,长生“在国内的情况”他确实十分了解,觉得嫁到百济去也许是个解决难题的好办法;另一方面,又不太舍得她嫁那么远。他左右为难,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对皇帝说:“臣弟这个女儿颇有主见,还得回去同她商议一下才好答复。”

是得商议,毕竟婚姻大事最终还得长沙王做主,他一个做伯伯的,也不好强求。皇帝应允之余,又同他讲了些大道理。

长沙王不敢怠慢,回到府中,朝服都没来得及换,便马不停蹄地找到长生,将皇帝要送她去和亲的意思与她说了一遭。

长生听完很无语,将给父亲新缝的作为新年礼物的袖套递给他,哭笑不得道:“爹啊,皇帝伯伯这是要拿你女儿当秘密武器,打不动声色毁人社稷的如意算盘呢。他觉得我留在建康,克了谁都不太好,不如去百济克克那个太子。说不定神力显著,还能把人家江山也给断送了!”

“瞧你说的。”长沙王为敬爱的兄长辩解,“你小时候,伯伯就很疼你。”

“不是一码事。”长生觉得自家老爹真是天真得可爱,无奈道:“他也很疼爱义符哥哥啊!”

人家如今还在自家住着连门都不能出呢,长沙王没话说了,摇了好几次头,愁眉苦脸道:“你说你让爹怎么办,别人家的闺女这会儿亲事该定的都定了,我们家连个上门来问的媒人都没有。爹也不想让你去和亲,爹是不忍心你孤独终老啊。”

“女儿才十五啊,距离孤独终老不还早着呢吗?”长生更无语了,“您看义符哥哥二十五了还没娶妻,我着什么急?女儿还想多陪您和娘亲几年呢。您真把我嫁去了百济,到时候谁给您缝贴心小棉袄?再说,您也知道女儿不甘心受命运摆布,从来不信那些嫁不出去的说法。女儿的缘分呀,只是还没到而已,您就别瞎操心了。”长生说着便站到老爹身后,狗腿地给他捶了捶肩膀。

长沙王也只好依了她,打算改天去回绝皇帝。今日就算了,起得太早,又消耗了许多元气来发愁,困得不行,拖着一百八十多斤的沉重步伐,摇摇晃晃地回去补觉了。

父亲走后,长生又坐着琢磨了半晌,心里始终不踏实,于是站起身,挪步到书架旁,将自己收藏的古籍整理了一遍。她一边拿拂尘随意地掸着并不存在的灰尘,一边想着婚事可不能再拖了。刚才说不急,那是让父亲安心的话。要是再不抓紧点,皇帝伯伯还指不定要怎么安排她呢。老爹推了一次,还能每次都推吗?如今他是深得圣眷,但皇帝心海底针,哪里说得清楚。她可不想拖到不得不认命的那一步。

可是没人上门来提亲怎么办呢?长生思前想后,要不还是自己送上门去吧。

说到做到,还没出五,她就动员自己院里的几个婢女仆从忙碌起来,帮她整理各家适龄公子的资料。

天气很快开始回暖。冰雪初融、雏燕离巢的时候,长生已带着刘义符、萧槿和几个婢女靠在发出新叶的青藤下捧着名单研究起来。

“我看陈家这个小公子不错,年十八,后年加冠就可以成亲了,正好。”长生慵懒地披着发,任三千柔丝恣意流泻,斜靠在廊柱上,指着手上的一张资料单分析道。

“年纪小了些吧。”刘义符不喜欢,觉得照顾不好她。

“那这个呢。沈家公子,年二十二,尚未娶亲,长得不错,咱们见过的。”

“见过,脾气特差,还自以为是。据说一言不合就翻人白眼,还时常教训仆役。”萧槿在刘义符面前不好意思开口说话,纠结半天,凑到长生耳边嘀咕道。

“……好吧,再换一个。杨五郎,这个好,这个好,才貌双全,好多姐妹倾慕过呢!”

“嗯,杨五郎确是人中翘楚,但有龙阳之好,对女子似乎并无兴趣。”又是萧槿在耳根前接的。

“……”长生抽抽嘴角,“萧槿,你是故意来拆台的吧?”

萧槿一脸无辜,揪着衣角,委屈道:“我这还不是……”

“为了我好,我知道。”长生忙打断她,深吸一口气,继续翻下去,“萧……”别的她都仔仔细细看过,唯独这个刚念了一个字就果断放到了不予考虑的那一堆里,还不忘抱怨道:“谁把他塞进来了,真没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