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两界(第3/5页)

循着咳嗽声望去,只见一个满脸污浊、衣衫破旧的老人半靠在稻草堆边缘,身上依稀可见刚愈合的青紫色伤痕,显然是受过刑的。

此刻,老人低垂着头,用双臂撑着膝盖,竭力止住咳嗽。

虽然他已经很努力在压抑了,但由于喉咙太干,所以仍然不可避免地发出轻微的咳嗽声。

看到他这副狼狈的模样,曹端觉得鼻头猛的一酸,险些流出泪来,不过,他最终还是忍住了。

曹端缓慢地移步,来到这名犯人的旁边,看着这位昔日尊贵的老者,轻唤道:“我来了。”

那人闻言,身体微微一震,抬起头来。

借助小窗透过来的日光,曹端仔细观察他,发现他的额头布满了褶皱,双目浑浊无神,脸颊凹陷,嘴唇发紫,整张脸像是枯萎的树皮一般。

这位老人,也曾意气风发,更曾独步天下。

“是我来晚了,害您遭罪。”

曹端哽咽着说道,话音未落,一滴泪就流了下来,泪水随后再也止不住了。

看着眼前的这位老人,曹端真的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复杂的情绪,既感慨万千,又痛心不已。

看到曹端脸上滑落的泪水,黄信的心头升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黄信努力地搜寻着自己的记忆,虽然他当了很多年的官,有很多的门生故吏,但黄信很确信,他认识的人里面并不包括这个黑瘦的高个青年。

“你是?”

“我叫曹端,或许孔公您不认识我,但……”

“咳咳,等等。”

黄信沉默了片刻。

“你可能认错人了。”

曹端的眼泪悬在了眼睑上,半晌没落下来。

“孔公在右边,你得再往里走。”

“哦,好,好好……”

曹端忙不迭地擦拭了一下眼角,继续往前走去,另一侧传来了李至刚的嘲笑。

“我都说了中午的菜咸,要多来一勺子米饭,你偏不信,怎么?你们这些做御史的就信不得别人的话?”

“咳咳咳……”

曹端在两个牢房间止住了脚步,重新酝酿了一下情绪。

他深吸了一口气,挺胸抬头,昂首阔步地走进了左侧的牢房前面,他的腰背挺拔笔直,就像一杆标枪似的。

牢房的环境比较狭窄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腐气息,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牢房天花板上的青藓,在靠近牢床的一角摆放着一张木桌,小窗的光线正好投射在桌上,而木桌前一个人影则低头坐在小凳子上几乎蜷缩成一团,不知道在研究什么,但背影看上去有些憔悴。

“孔公。”曹端低声呼唤道。

听到声音,木桌前蜷缩的人影微微颤抖了一下,旋即缓缓扭起头来,露出了一张布满兴奋和疲惫的脸庞。

是的,兴奋和疲惫同时出现在了孔希路的脸上。

“或许孔公是在硬扛着疲倦,咬牙坚持着,看到我的到来才如此兴奋吧?”曹端如此想着。

曹端实在是哭不出来了,只好作悲愤痛心状,说道:“孔公您……您这是受了怎样的委屈啊?”

但孔希路的下一句话却让曹端愣在了原地。

“有事说事,忙着呢。”

曹端把辩经擂台赛的原委说了一遍,说自己代表天下儒生士子,来诏狱探望他,要营救他出去。

听完曹端的诉求后,孔希路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你不懂,我在诏狱里无人打扰,可以专心研究新的格物之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总之,我是不会出去的。”

“怎么会呢?”曹端急了,“莫不是他们不打算让您出去?逼迫您这么说的?”

孔希路蹙眉呵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

面对曹端这个打扰了自己研究的陌生人,孔希路没兴趣向他从头到尾地费劲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他的时间非常宝贵,宝贵到废寝忘食地把每分每秒,都以某种高度亢奋的状态来持续投入到了研究当中,根本在这跟曹端耽误不起。

“行了!”孔希路粗暴地将曹端的话打断,“你走吧,我说了,我在这里呆着挺好的。”

曹端的嘴巴张了张,最终叹息一声,转身离开。

临行前,曹端深深地看了一眼孔希路,他不认得桌上的水晶显微镜,也不懂到底是怎样的格物之道,会让孔希路这般沉溺。

……

牢头老王打开最外面的大门,曹端沮丧地走出了诏狱的这片监区。

从满怀希望到失望而归,只用了短短一炷香的时间。

他营救孔希路的任务遭到了超乎想象的失败,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历经千难万险进入了诏狱,见到了孔希路,可对方却压根不配合他,更不想出狱。

这让曹端感到极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