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两界(第2/5页)

他并没有怀疑纪纲话语的真伪性,毕竟学术地位不等同于庙堂地位,像这种级别的高层人物根本没必要骗他这种在庙堂上连小喽啰都算不上的人,何况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勾当,用得着编瞎话欺瞒?

曹端也算是思维敏捷,略一思索便猜测到了计划更改的原因。

肯定是姜星火也不能完全确定最后到底是谁能进入诏狱,而自己在今日的辩经擂台上表现突出,这才引起了上层的注意,所以纪纲才会接待自己。

想通这点,曹端的心底瞬间松了口气,只要没有其他变故,那他今日营救孔希路之行就多了几分希望。

纪纲继续说道:“这小册子是国师留给你的,你先看看,看完以后再去见孔希路,而后国师或许会来亲自见你。”

说完,纪纲递过来一本小册子。

“多谢。”曹端恭敬道谢。

“好了,那曹先生就在此处慢慢阅读吧,我带小女先出去了。”

纪纲站起身离去时又补充了句:“对了,如果有事情,可以直接喊,院子门口有人。”

纪纲和闺女走远,房门关上,屋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曹端坐在椅子上打开手中的书册,翻动了几页,然后皱眉沉吟起来。

这本近乎随笔的东西,与他记忆里的学说有着很大差距。

“人们从古至今,无论是哪个文明的哲学家,在选择自己的道路时,都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抉择:要么选‘唯物主义’,要么选‘唯心主义’。”

“在这个一切尚未被准确定义的时代,早期唯心主义者通常强调人的先天知识,认为内心是获得一切知识的前提,也就是……一切知识的来源都是人类先天理智中潜在的天赋观念和自明原则。”

“而早期唯物主义者则通常强调人的后天经验,轻视甚至否定内心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认为日常生活的经验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由于这个时代,不论是自然界还是动物界,对于人们来说都有太多的未解之谜,所以即便是再理性的哲学家,最多也只能做到‘子不语怪力乱神’,从而走上了主观唯心主义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道路。”

“可事实上,人们一切的恐惧都来源于对世界的无知。”

曹端全神贯注地继续看了下去。

直到他发现,这本小册子姜星火只写了个开头。

“——后面的内容呢!”

当翻页只看到一片空白的时候,纵使曹端这般修养的人,都差点忍不住骂娘。

……

当纪纲派人带曹端来看望孔希路的时候,曹端的脑子里依然是那本小册子的内容。

监区里唯有一盏昏黄的灯光亮着,照耀在墙壁上,映衬出阴森恐怖的气息。

“砰、砰!”那两名狱卒推开监区的大门,将曹端带了进去。

随即,他们就转身离开,并顺便带上了门,这里是老王管辖的地盘了。

曹端一个人留在牢头的值房里面,他环顾四周,这地方空荡荡的,除了桌椅等器具外,就剩下一些没收拾的饭菜,从肮脏的桌面,可以看出这不是个讲究人。

老王从廊道中踱步出来,笑眯眯地迎了上来问道:“可是来看孔公的?”

“是,在下曹端。”

曹端勉强把心思从小册子的内容中抽离出来,拱手道。

“且随我来吧。”

老王做了个请的姿势,领着曹端往走廊深处走去,曹端跟着他,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了另一扇铁门前。

在前面引路的老王忽然停住脚步,伸手指向了铁门。

“喏,你要见的人就在里面。”他打开门,回过头来对曹端道。

“多谢。”曹端点头致谢后,就迈步朝那铁门后面走去。

在他进入门后之际,一股刺鼻难闻的味道顿时扑鼻而至,曹端皱了皱眉头,抬眼看了过去,只见这处监区是向阳面,光线倒是不错,但牢房条件却说不上好。

“孔公就是在这种地方被关押的吗?”

曹端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孔希路作为衍圣公南宗的后人,家世显赫,从小受尽荣宠,何时吃过这种苦头?可如今却落得和诏狱里的囚犯为伍,前后境遇简直是云泥之别。

曹端的脑海里终于暂时忘掉了那本令人恨得牙痒痒的小册子,浮现出了待会儿他见到孔希路时的场景。

或许一个被折磨的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老人会出现他的面前,而自己要以极诚恳的姿态,代表天下士子,去探望他,去想办法拯救他。

“咳咳……咳咳咳……”

才刚走到两侧牢房的走廊中段,曹端还未站稳脚跟,就听见从左侧传来了一阵咳嗽声,那咳嗽声沙哑而又苍凉,让人闻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