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北方的狼族(第7/8页)

“你说老师在文书中,要求将这等重要作物调三十石过去,同时又暗示于我,木盒须先行送达,不与作物同送。”

“这其中的意思,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刘胜这话一处,人群顿时哗然。

目前的情况,几乎已经是非常清楚了。

明显就是东家在京师遭遇到了危机,甚至于不惜暴露马铃薯,番薯,玉米等作物的存在,保全性命。

东家在写文书的时候,旁边肯定有人紧紧盯着,所以只能用木盒来暗示自身情况。

人群汹涌,对着张三大骂。

在张三旁边压制住他的一名壮汉,满脸横肉抖动,怒不可遏,一脚狠狠的踹在张三背面,将其踹倒在地。

同时啐了一口,骂道:“好你个张三,你这名字,还是东家给起的,你这样对得东家吗,狼心狗肺的东西,妄我还觉得你可靠,真是瞎了眼了。”

随着壮汉的动手,众多人再也压制不住,纷纷对着张三一阵欧打,连辩驳的机会都没给。

不过几个呼吸,张三就被暴打一顿,嘴角边甚至有鲜血溢出。

“好了,先别将其打死了,我等还需好好盘问,关于老师的情况。”刘胜吩咐着说道。

众人这才停下,将张三牢牢绑住。

张三喉咙滚动,想要辩解,想了半天,却不知道如何述说。

毕竟他只是一名亲卫,是武人,嘴皮子并不利索。

“咦,这是什么。”

就在张三被绑着拖走的时候,此前的那名朱英弟子,中年男人,翻看张三带来的行囊。

看看是否有什么证据。

恰好看到一张空白的驿站文书。

而在这个文书上面,已经盖下大印,只需填上姓名即可使用。

“这……”

刘胜听到声音,走了过来看到,一下子顿住。

而后接过通行文书仔细查看。而在张三的行囊里,还印有另一份。

那在一份文书上面,甚至加盖了六百里加急的印章。

“停下!”

刘胜和中年男子对视一眼,而后连忙大喊一声,绑住张三的人闻声停下。

刘胜拿着文书走到张三的面前,询问道:“这文书,你是如何得来的。”

张三有气无力的说道:“这是东家给我的,有两份,六百里加急的那份,是东家让我将木盒送到驿站,迅速送往京师。”

“还有一份,就是给番薯等作物,通行驿站准备的。”

听到这话,刘胜顿住。

他发现自己好像误会了什么。

只是心里头有些疑惑,犹豫片刻后,说道:“给张三解绑,让大夫查看一下上药。”

随后说道:“李秀才在哪,让他马上过来见我。”

刘胜的话,让众人似乎明白,对张三可能有误会。

几名壮汉连忙抬着张三过去救治,其他人则去将李秀才找来。

“大师兄,可能这真的就是老师的指令。”中年男子过来皱眉说道。

刘胜回道:“实在是蹊跷了些,前些日子我等刚收到大漠那边,可能有叛徒的消息,现在张三又带着这么奇怪的指令,让我有些难以相信。”

“让李秀才看看,他懂大明制度,当是有所了解。”

中年男子点头认同。

老师好不容易建立如此势力,突然来这样的指令,再是小心些也不为过。

……

宅院里,朱元璋将白纸上,朱英所写的文章,看了两遍,这才停下。

停下后的朱元璋随即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这才对朱英问道:“大孙,这个法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朱英对老爷子的疑问早有预料。

接下来就是表演时刻了。

“爷爷,你也知道孙儿是个备懒性子,在批阅奏章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会要每天都批阅如此多的奏章,其中很多奏章的事情,在孙儿看来,不过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一个普通的大臣都能处理妥当。”

“孙儿也明白,奏章,即是代表着权力,如果奏章都交给他人处理,那么也就相当于权利被分散走了。”

“这般看来,似乎没有两全的办法。于是孙儿又从另外的角度考虑,我大明最初的权力,到底来源于何处。”

“是文臣吗,不,应当是武将。大明帝国的建立,并非几个文人吟诗作对就可以的,想要大明长盛久安,千秋万代。”

“其中的关键,便是在于将士强大,换句话说,便是兵权在手,才是权力的本身。”

“文臣掌握的权力再大,也是虚无缥缈,如空中楼阁,可随时收回。”

“由此,孙儿便将目光,投入到兵权之中。”

“如何更好的掌握兵权,甚至将兵权牢牢的抓在手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