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4页)

杨园咬牙切齿:“我猜,他们所有人都有份!”

陆惟:“证据呢?”

杨园气闷:“我不是不给证据,是还在找,你就来了,我得先和你说一声,否则你们走了,我再想找人告状,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陆惟摇摇头:“杨录事,恕我直言,你这些言辞,连我这一关都过不去,更勿论陛下跟前。大雪成灾,流民遍布,你在此饮茶赏雪,连茶具都是最好的,院子里甚至还有花草摆弄,而秦州刺史方良为了安置灾民,我听说他已经连着几天没有睡好,去外面随便问一问百姓,都说方良是个愿意做事的好官。你说的这些,要如何取信于人?”

杨园:“他贯是会做表面文章的!盗粮的事情即便与他无关,也与崔千那些人有关,方良必定是知情的!”

陆惟与他说了这么多,就是想看看从杨园嘴里能不能吐点真凭实据的话来,可惜两人兜圈子半天,杨园对方良等人忿忿不平,却始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空口无凭,张口就来。

陆惟原是对杨园跟杜与鹤不出席接风宴有些感兴趣,觉得这其中说不定真有什么隐情,但现在看来,却有些失望了。

杨园的的确确就是一个说话做事不讲道理的人。

就在他准备起身告辞时,杨府下人惊慌失措跑过来。

“不好了,郎君,池塘里,池塘里——”

对方看见陆惟,蓦地住嘴,可表情越发惊慌了,一看就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杨园不悦道:“有话就直说,我光明磊落,无事不可言!”

杨府下人结结巴巴:“池塘里浮起一个、一个东西,圆圆的,像是脑袋!”

脑袋的确是人的脑袋。

女性,尚未腐烂太多,还能看得出是个美人。

美人没了身体,又泡在水里,已经皮肤发白,开始溃烂,再怎么也无法引起怜爱,反倒让人觉得恐怖。

负责打理后院的下人像往常一样去喂鱼,结果看见池塘水面浮起一颗圆乎乎的东西,他远看还以为是石头,结果发现“石头”居然晃晃悠悠会漂浮,再定睛一看,差点没把小魂吓飞。

杨园跟陆惟过来的时候,那颗脑袋已经被打捞上来,散开的头发后面绑着半截绳子,美人脑袋正面对着杨园,一双眼睛直勾勾盯着他,眼球要落不落的。

“郑姬?!”

杨园脸色惨白,脚一软,差点摔了个跟头,人瘫软坐下。

陆惟:“杨录事认识她?”

杨园魂不守舍,喃喃道:“她、她是我府上的歌姬……”

陆惟:“人是你杀的?”

杨园叫起来:“自然不是!”

陆惟:“那怎么死的?她的身体呢?烦请杨录事将贵府所有人都喊过来,一一问个清楚,否则即便凶手不是你,你也难免要被拖下水了。”

人很快都被叫过来。

包括作客的魏解颐,和杨园妻子魏氏。

两个女眷还懵懵懂懂,听说出了人命,都是大惊失色。

陆无事跟着陆惟处理这些事情,没有十件也有八件,早已是驾轻就熟,当即就要来纸笔,一边问一边做记录。

杨园出身名门,是个不折不扣的世家子弟,也有不折不扣的纨绔毛病,走鸡斗狗,华服美食,娇婢艳妾,就连来此上任,也从家里带了两名歌姬过来。

平日里公务繁忙之余,他就让歌姬过来献艺,其中最受宠的是郑姬,因为郑姬歌声清甜,尤其唱起江南小调更是一绝。

“我上回召见郑姬,是三天前,那时我在家设宴,让郑姬出来唱《采莲曲》……”

陆无事奋笔疾书,听到此处,忍不住抬起头来。

“外面流民聚集,饥寒交迫,杨录事在此举宴?”

杨园理直气壮地回道:“安顿流民又不是我的职责,该处理的公务我也处理了,方良又不让我帮忙,我能怎么办!”

陆无事待要说什么,陆惟作了个手势,示意他先不要打断杨园说话,陆无事马上沉默低头,继续记录。

杨园冷哼:“陆少卿,你这侍从还真是话多,他有什么资格质问我,不知天高地厚!”

陆惟淡淡道:“我让他噤声不是因为我觉得他说得不对,而是不想让他逞口舌之快,这郑姬显然并非自杀,若是他杀,凶手未找出来之前,杨录事这府中上下,都有嫌疑。”

杨园瞪眼,听出他的弦外之音:“你这意思是,连我都有嫌疑?”

陆惟没回答这句话。

“杨录事继续说吧,你让郑姬唱《采莲曲》,然后呢?”

杨园没好气:“然后我那过来看望我的堂弟看上了郑姬,想问我要了她,我没同意,还跟我堂弟争执了几句!”

陆惟:“你堂弟现在在何处?”

杨园:“那天之后不欢而散,杨望本是游学经过秦州,三天前宴罢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