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4页)

这样一个人,居然会主动设宴邀请陆惟。

陆惟也很好奇,所以就去了。

之所以带上魏解颐,是因为魏解颐要过来探望的堂姑,正是杨园的妻子。

也就是说,杨园也是魏解颐的堂姑父。

有了这一层关系,魏解颐自然高高兴兴盛装打扮,她对陆惟很有些少女心思,谁都能看出来,她也没有遮掩的意思,今日恨不得将最好的衣裳首饰全都戴在身上,花枝招展像一只羽毛俏丽的小鸟。

虽然漂亮的鸟通常都是为了求偶的雄鸟,但魏解颐这一露面,还真让人不由多看好几眼。

连杨园都惊奇道:“你小时候,我还曾见过你,真是女大十八变!”

魏解颐将其当作赞美,笑呵呵行礼喊姑父,直到堂姑母喊她别屋去说话,她才依依不舍望着陆惟,不情不愿离开。

往常这种场合,作为亲戚和官场同僚,杨园理应打趣两句,增进关系,但他好似心事重重,将陆惟请过来之后,桌上果品菜肴竟也敷衍似的上一两样,连个热菜都没有,跟昨夜接风宴比起来,还真“卧龙凤雏”一般,说不上谁更离谱。

陆惟就知道,杨园这是有话要跟他单独说了。

他也不着急,端起桌上唯一的热茶,慢慢品着。

茶叶倒是好茶叶,看来杨园名门出身,哪怕别的能将就,在品茗上还是讲究的。

再看这院子,冬日寒梅,春日桃花,秋日桂花,杂而不乱,看得出是下过一番工夫打理的,而且得有精通园艺者指点,也不知这打理的是杨园本人,还是他家的园丁。

还有这喝茶的茶具,装糕点的立盘,清一色白瓷,底部画上梅花,很是应景。

昨夜接风宴上的餐具,就没有这般细致讲究。

“听闻陆少卿断案如神,什么疑难案子到了你手里,就迎刃而解,如今我手头也有一桩案子,不知你可有兴趣?”

杨园见陆惟不开口,终于按捺不住了。

陆惟:“所谓断案如神,都是外面以讹传讹,我手上也有不少案子悬而未决,杨录事高看了。”

杨园:“陆少卿过谦了,据说你在张掖也帮李都护解决了不少难题,我都听说了,心里很是佩服。”

陆惟:“李都护精明强干,便是没有我,许多事情他也能解决,我的职责主要还是护送公主殿下回京,旁的都非要事。”

他这还在慢悠悠地兜圈子,杨园已经不耐烦了。

后者坐直身体,上半身微微前倾,手肘按在身前案上,流露出迫不及待。

“陆少卿,你今日能来,我十分感激,实不相瞒,我的确有一桩密案,事关重大,牵涉秦州刺史方良、长史杜与鹤、司马崔千、功曹黄禹等,从上到下大小官员,还请陆少卿帮我呈禀御前!”

他郑重其事,目光灼灼盯着陆惟,像是要将他任何表情变化都收入眼底。

陆惟没有与之直视,他看的是桌上已经被冻硬了的梅花糕,心想你杨园有求于人,设宴款待,连餐盘都那样讲究,却拿出这种糕点,可见别人说你人缘差脾气坏不会做人,倒也不是故意污蔑。

“陆少卿?”杨园见他迟迟不吱声,有些不耐烦了。

“杨录事这茶杯,难道是梅兰竹菊成套的?”

陆惟转着茶杯,就是不接茬。

杨园:“……陆少卿若是喜欢,送你就是了。”

陆惟摇头:“无功不受禄。”

“我有事求陆少卿帮忙!”

杨园着急上火,火星子已经快要冒出脸了。

但他越急,陆惟就越不急。

“杨录事要我帮忙的事情,牵涉整个秦州,我非秦州官员,贸然掺和只怕也说不清楚,杨录事不如自己上禀天子,陛下英明,定不会偏袒任何人的。”

杨园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了,声音一下提高。

“我倒是想禀告天子,就怕我那奏疏还未到达御前,人就死于非命了!”

陆惟原以为杨园要告密的无非是官场上那些互相倾轧尔虞我诈的勾当,听他这话似乎还大有内情,不由挑了挑眉。

“可杨录事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杨园咬咬牙:“我要说的是,那官仓粮食,实际上并未告罄,而是被人偷龙转凤,私下盗卖了!”

陆惟没有露出吃惊讶异的表情。

在杨园刚才起话头时,他就已经大概猜到,对方要说的,不是与救灾有关,就是与流民有关。

果不其然。

“有证据吗?”他问杨园。

杨园愣了一下,颓然往后坐倒。

“还没有!”

陆惟:“没有证据,就是诬告。”

杨园:“我已经在暗中收集了!”

陆惟:“那杨录事希望我给陛下的奏疏里说什么?说杨录事举报同僚侵吞官粮,但查无实证吗?你甚至连是谁干的都不知道,方良?崔千?还是杜与鹤?总得有个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