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毕业分配(第2/4页)

但他在专业上挺有天分,上大学后除了高数成绩一般,其他科目都名列前茅。

再加上他身材高大,相貌帅气……很多人觉得长得帅只有进娱乐圈才有优势,实际上并非如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帅哥美女都能比普通人获得更多机会。

程亮因为长得帅,开学没几天老师们就把他给记住了,在接下来两年里,老师上课时只要点名,就肯定会点到他。

唔,这好像也不算好处。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因为经常被点名,所以考上大学后程亮没敢放松下来,甚至学习比高考前那一年更加刻苦。

而这也是他开始和程蔓合伙做生意后,依然能保持住成绩的主要原因。

话说回来,一个长得帅,学习成绩好,还很尊敬老师的学生,哪个老师会不喜欢呢?

因此,虽然程亮不是专业第一,但种种加成下,当有留校名额空出来时,学校里很多老师都想到了他。

学校领导在收集了老师们的意见后,经过综合考虑,把程亮放在了留校人员名单第一位。

这学期刚开学,程亮班里辅导员就找到他,向他透露了这件事,询问他的意见。如果他愿意留校,月底走完程序就能定下来,下个月会安排上岗试用。

至于分配到国营厂,去处就多了,临江有好几家大型的国营厂,机械厂也在其中。

程亮说道:“开学前机械厂后勤的钱主任上咱们家了。”

“钱主任?”程蔓迅速琢磨过来,“他找你谈毕业分配的事?”

“对,机械厂不是好几年没招过工农兵大学生了吗?”程亮回忆着说,“听咱爸说当初谢澜来了咱们厂后,厂里领导看他能力强,是想多招几个大学生的。但那时候只有工农兵大学生,因为人数少,招来的人一个比一个傲气不说,基础还不扎实,做起事来连那些没学过的都不如,厂里领导一生气就不招大学生了。”

谢澜是七四年六月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机械厂的,而这事发生在七五年夏天,程蔓那会还住在机械厂职工院,自然听说过这件事。

而且她还知道,因为谢澜能干,七五年上半年,机械厂费了好大力气抢回来三个大学生。

结果这三个人,一个大学上完了字都没认全,参加工作后看个资料都费劲,一个专业上的东西一问三不知,还有一个基础勉强过得去,但跟谢澜没法比。

他们刚到机械厂的时候,不管是领导还是车间里的工人,对他们都很有滤镜,上级呵护他们,一线工人尊敬他们,但等搞清楚他们的水平后,所有人都绷不住了。

尤其是那些想转岗当技术员,并为此努力很久,却因为厂里一次性招了三个技术员而转岗无望的老职工,看到招来的人还不如自己,心里实在难以平衡。

那些刚初高中毕业走招工流程进机械厂的年轻人,心里更是羡慕嫉妒恨,因为他们进单位都是学徒工,每年涨两块,到第三年工资才到二十一。

而招进来的那几个技术员,起薪虽然只相当于大运动前的大专生,但比他们可高太多了。

要是他们像谢澜那样有真本事,他们肯定心悦诚服,可这三个人,能力一个比一个差,其中有个居然字都没认全,让他们怎么能心理平衡?

那几个月,机械厂办公楼门口的信箱,每天都塞满了投诉信。

那三个技术员不管是吃饭还是工作,都没什么人愿意搭理他们,偏偏那三个人虽然没本事,但脾气一个比一个大,常常一言不合跟人吵起来。

那段时间里,那三个车间就像是火药桶,随便一句话就能点燃大家的情绪。

短短一个暑假,不止那几个车间的主任,连厂里领导都愁白了好几根头发。他们本以为招来的会是第二个谢澜,能给厂里带来新的血液,没想到工作一样没干成,架倒是没少吵。

偏偏人已经入职,不能再把人退回去,开除也不靠谱,这年头国营厂正式工都是铁饭碗,就算是厂里最大领导过来,也不可能说开除人就开除人。

最后厂里想出了个办法,给人调岗。

新调的岗位自然不是轻松的干部文职,虽然这类工作工资不一定比一线高,但工作轻松,厂里盯着的人不少。这几个人的水平有目共睹,把他们调到文职岗位上,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三人都是被调去了一线岗,跟车间工人一起上班,不过工资按正式工来发。调岗通知下来后的还有人不愿意,觉得他们工资不能这么算,但厂里领导这次没惯着他们,让他们有意见的好好工作,争取来年能被推荐上大学,这样等他们毕业后回到机械厂,工资也能这么算。

机械厂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但数量不多,每年就一个,能得到这个机会的基本都是符合年龄的工人中的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