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6/8页)

周槐看到金先生的参赛作品,一下子黑了脸,翻出自己的作品,又看看金先生的那一幅,脸色更黑了。

萧遥一整天都感觉到周槐看自己的目光与众不同,她有些不解地看向他,“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周槐摇摇头,“没什么。”

周老爷子暗中翻了个白眼,叹着气出去了。

萧遥却知道周槐没跟自己说实话,不过她发现周槐画画画得更认真了,每天都拿出考试的劲头死命画,便猜他是因为画画进展不快,当下宽慰他,

“其实学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年以上的功夫还算浅,要真正出色,二十年三十年,那都是正常的,所以,你不要心急。”

周槐看着萧遥,见她目光里纤尘不染,收起所有的念头,点了点头,重新画画。

萧瑜看到那幅《女侠》,即使不认识金先生,想到那样一个画家,竟然对萧遥有这么炙热的感情,还是醋得情难自已。

她忍不住暗骂汤暖没用,骂完了,又忍不住心思浮动起来。

金先生这人没节操,她也是听说过的。

既然他和汤暖在一起,还能勾搭萧遥,为萧遥画那样的画像,那么,是不是说,她也有机会呢?

一想到金先生能把自己画进画中,让自己跟随着油画成为永不磨灭的永恒,她的心跳瞬间就急促起来。

到了四月份,很多画家被邀请成为美术展的评委。

经过第一轮筛选,他们挑出了44幅作品,然后开始第二轮筛选。

第一轮筛选的44幅画里,有萧遥的《多刺绿绒蒿》、汤暖的《街角》、金先生的《女侠》以及萧瑜的《寒梅》。

众评委经过多日评选,都评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一二三,并开始举办画展,打算在画展当天,就公布获奖名次。

画展临近,各报了名参加的画家都很心急,但大家都没表现出来,仍旧一幅淡然的模样。

倒是记者们和业余爱好者们很心急,也丝毫不掩饰,天天在网上发稿子和盲猜。

很多人投了汤暖一票,因为之前大家都看过汤暖的作品,觉得画出人生百态的她是最棒的。

但更多的人投了金先生的《女侠》,因为那幅画上的爱意和倾慕很明显,大胆的用色和有力的线条,让人看出画家如岩浆一样热烈的感情。

萧瑜的《寒梅》画得不错,好几个画家评价,她在寒梅上投入了历经挫折的自己,有悔恨,也要经霜的决心,也有很大的机会拿奖。

至于萧遥的《多刺绿绒蒿》,也有一批支持者。这批支持者的观点是这幅画采用了新技法,获得一种画家的认同,至于画上投射的感情,由于只是花草,或许显得单薄了一些。

此外,还有其他画家的支持者,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得十分热烈。

在网友和业余爱好者的热切等待中,画展开始了。

萧遥和周槐一起来参加开幕式,坐车过来时,周槐说道,“我看金先生似乎对你不怀好意,那个人很喜欢死缠烂打,很多女子招架不住,我怕你到时也拿他没办法。”

萧遥笑道,“放心,他要是敢乱来,我直接开打就是。”

周槐听了这话心中很满意,却还是不死心,“这办法自然是极好的,但是我觉得,能不给他机会就不给他机会,你觉得呢?”

萧遥好奇起来,“你有什么办法?”

“等会儿出席开幕式和颁奖典礼,你挽着我的手,给金先生一个信号,你看如何?”周槐一脸正直地开口。

萧遥听了,看了周槐一眼,看出他眼里一闪而过的深邃,顿了顿,又看了一眼一脸淡然的他,点了点头,“那真是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周槐的心情雀跃起来。

下车的时候,周槐对萧遥伸出手。

萧遥伸手挽上他的手臂,和他一起入场。

他们前面几步,汤暖挽着金先生的手也正入场。

在回眸的一刹那,汤暖看到了萧遥,便拉着金先生放慢了脚步,笑着跟萧遥打招呼。

萧遥挽着周槐,冲汤暖和金先生笑了笑。

金先生的目光扫过萧遥,见她看起来比上次又多了几分鲜活,眼中不由得幽深起来。

身后萧瑜的声音响了起来,“真巧啊……”

萧遥见了萧瑜,随便点了点头,挽起周槐就走。

萧瑜挽着一个男子疾走几步追上萧遥,“萧遥,过去是我对不起你,希望你能既往不咎。现在,我们都是画坛上的年轻杰出后辈……”

萧遥见周槐停下脚步,便跟着停下脚步,居高临下地看着萧瑜,先周槐一步开口,“萧瑜,闭上你的嘴,再啰嗦,我就揍你。”

说完冲一脸惊愕的萧瑜点点头,挽着周槐走远了。

萧瑜直到萧遥离开之后,才反应过来,然后差点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