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5/7页)

丛琦有记忆以来,见外家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第一次见到他们是七七年初。

当时还没传出高考消息,自己那会儿也才三岁多,似乎是生病了而家里没钱,爸妈怕自个儿死翘翘,分别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借钱。

结果一毛钱没要着。

他们好不容易开了介绍信,带着自己找到外公家时,还被外婆以嫁出去女儿泼出去的水给赶了出去,连一顿饭都没留。听妈说,全亏了自个儿命大,慢慢竟好了。

第二次则是七八年,外公外婆看到爸妈上了报纸,主动找到学校想要缓和关系。

碍于那时候的舆论氛围,表面上和好了。

……

前两年外公摔了一跤脑溢血没了,他们一家回过渝市奔丧。当时为丧葬费、杂七杂八的养老费还闹得很不愉快,大姨当时还阴阳怪气骂爸妈不孝。

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

从来没为让十五岁的妹妹顶替十八岁的姐姐下乡而感到抱歉。

妈和爸结婚时给许家写信,许家没有一个人愿意给与一句祝福,还在信里训斥妈自甘堕落,骂她没到结婚年龄就急着跟男人睡一个被窝。

那些话,简直不像亲姐妹写的,恶毒至极。

而这一切,全是丛琦初一时不小心翻到旧信件,从信里面知道的。

她真不知道大姨脸皮怎么就那么厚,居然好意思把女儿送来榕城,还当现在是逼妈下乡那会儿呢。

“妈,我跟你说个事儿~~~~”

丛琦抱着许慧英,用自己脸颊轻轻蹭她的脸,撒娇:“今天我丢人丢大发了。”

许慧英果然被成功转移注意力:“丢什么人?”

“遇到上回我跟你说过的那个声音很好听的男生,我以为人家要跟我表白,傻了吧唧地纠结怎么拒绝,结果……他只是路过!”

许慧英:“……噗!”

“傻女仔。”

丛琦见老妈果然被逗笑,默默舒了口气,不枉费爆了自个儿的黑历史。

许慧英:“那男生真那么好?”

“一般般吧。”

丛琦抠抠指甲盖,言不由衷道:“也就长得还行,声音勉强能听,别的挺普通的。”

许慧英还没忘记上回闺女激动得鬼吼鬼叫的样子呢。

照那状态,小伙子的声音怕不是勉强合她心意,而是非常合。

这别别扭扭的口吻……

许慧英摸着丛琦软蓬蓬的卷发,眼里闪过欣慰,她们家蠢闺女好像开窍了一点呢。

不过她没戳破,也没打破砂锅问到底。

只是笑眯眯道:“人要是不错可以试着相处,多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挺好的。”

“嗷~~~”

话里的“几个”迷惑性太强,丛琦没往深处想,还以为是指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意思呢,下意识应了一声。

许慧英见状,无奈又宠溺地摇摇头。

开窍了,但不多。

国庆节前夕,厂里放了假。

久未联系的杨晓红约丛琦逛商场,丛琦也想知道她最近工作如何,爽快赴约。

两人约在榕城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如今是市里最大最繁华的商场。

成立于52年,是一幢三层高的榕城地标性建筑。86年扩建成5层,便成了大家竞相前去买东西的场地,算是榕城人的集体记忆。

“丛琦,这儿。”

丛琦刚跳下公交,就听到杨晓红的声音。

她四处张望了一圈,就见杨晓红站在左后方的雕塑前,姜萍也在。两人手挽着手,正冲她挥手。丛琦也踮起脚,笑着挥了挥手。

胜利会师后,三人手挽着手并排而行。

“你去袁合公司上班了?”

杨晓红点头,双眼炯炯有神,再不见下岗的颓唐。

“嗯。”

“难吗?环境如何,同事们好不好相处?”

杨晓红笑了笑,摇头:“刚去那个月难了点,上手后就还好。上个月月底我开了三单,工资加提成足足拿了一千八。丛琦,其实袁合说的时候我没抱希望,但现在我特别庆幸抓住了这个机会,而没有干坐着等厂里发工资派活儿。”

“至于同事嘛,其实在哪上班都差不多,有好相处的也有难相处的。不过这份工资让我愿意忍受某些煞笔。”

丛琦很为杨晓红开心。

“你一个月拿一千八,太厉害了。所以今天必须请我和姜萍吃饭。”

姜萍点头附和:“对,必须请客,我俩要把你吃穷。”

杨晓红手一挥。

豪迈道:“放心吃,大胆吃,肚皮撑破我负责。”三人嘻嘻哈哈,什么话题都聊一句,好似又回到了中学时候。

突然,姜萍问:“丛琦,你最近跟曲苗苗绝交了?”

丛琦怔愣了两秒:“对,你怎么知道的?”

姜萍:“班长说的,她不是跟曲苗苗念一个学校吗,她俩上大学后关系走得比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