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4/7页)

“哦~~”

原来是送资料书啊。

丛琦不知道要跟暨和北聊什么,但听着他清冽的声音,她又不想说再见。心说,若是可以将他的声音录进磁带就好了,想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

“没事的话我——”

“我先回去了,再见。”

两人同时开口。

丛琦一怔,看着暨和北,暨和北也在看着她。

沉默几秒。

丛琦再次开口:“好,再见。”

说完就发现,暨和北又在同一时间说了一样的话,两人又是一愣。频频“撞点”让她好似梦回荷花池那一幕,氛围又开始变得奇奇怪怪的,感觉空气忽然变得粘稠起来。

这回丛琦没敢直视暨和北的眼睛。

呵呵干笑两声,蹬起车轮子溜得飞快。

“啧,胆小鬼。”暨和北望着拐进小区大门的窈窕背影,轻哂出声。

丛·胆小鬼·琦回到家心儿还砰砰跳个不停。

她把卤肉和凉面放在桌上,第一件事便是到卫生间洗脸。

等脸上温度降下来,才若无其事跑到隔壁找许慧英:“妈,我买了卤肉和凉面,爸呢?”

许慧英在看新出的拓展资料。

闻言回头道:“忘了?这个学期你爸带的班升高三,一个礼拜有三天晚上是有课的。”

“琦琦你摘两根黄瓜切成丝儿,把你爸那份儿留出来。”

“哦,知道了。”

丛琦跑院儿里摘黄瓜。

她们家种的是本地黄瓜,不是青绿色长条品种,而是短短胖胖皮带着微微的白。

这种黄瓜往往比青黄瓜更柔嫩,口感更细腻,也更适合用来凉拌和涮火锅。当然,更重要一点是好养活。

丛琦没给黄瓜削皮,拿起菜刀铛铛铛几下,两根黄瓜便变成了粗细长短一毛一样的黄瓜丝。

切好黄瓜,丛琦摸了几个朝天椒和蒜瓣剁碎。

他们家口味重,都很能吃辣。像汤面、凉面除了油辣子,都会额外加朝天椒。

平日做饭,除了煲汤走清淡路线,煎炸炒都得放两颗朝天椒提味儿。配料该切的切,该剁的剁。

丛琦手脚麻利,将配菜,调料全都端到餐桌摆好,再将卤肉倒出来装盘。

“妈,吃饭了。”

丛琦打开电视,上面正在播《英雄无悔》。

“妈,有你最喜欢的濮存昕啦。”

这时候的濮存昕是国民度很高的演员,简直是老少通杀。

许慧英就很喜欢他。

家里的大彩电就是年初濮存昕另一部剧热播时她舌战父女俩,赢了后买回来的。——海市金星牌,25寸足足花了2800,是丛家最贵的家电。

这不,一听到电视里传出濮存昕的声音,许慧英收拾资料的动作不自觉加快。

“这是新剧吗,昨天好像不是这个。”

许慧英拌面时,眼神也没离开电视机。丛琦咬着面条,摇摇头:“不知道啊。”

母女俩边吃饭边看剧。

突然。

“砰砰砰——”

门被敲响。

不用许慧英使眼色,丛琦赶紧放下筷子过去开门。

“妈,玉贞阿姨喊你接电话。”

跟彩电一样,座机也属于高消费产品,光是初装费就要四五千。

丛家是没有安装电话的,整个德馨苑也只有隔壁冯玉贞家和四楼葛老师家装了电话。

丛琦很好奇是谁打来的,于是许慧英过去接电话,她端着碗屁颠屁颠跟了上去。

许慧英接起电话没说两句就挂了,脸色还特别难看。

“妈,谁呀?”

许慧英:“你外婆她们。”

“那她们说什么了?”

许慧英眼神冷凝,讥诮道:“你大姨的小女儿没考上高中,想把人塞四中来。”

“渝市好高中那么多,干嘛舍近求远塞到榕城,塞过来不还得你们管吗?”

丛琦吐槽。

许慧英气了会儿也就懒得气了。

她娘老子兄弟姐妹什么样的人,在二十多年前各种逼她下乡时她就看得透透的了。

“管什么管,电话挂得快以为不给我开口拒绝的机会我就得把事办了,人接过来?”

“许慧荣她想得倒是挺美的。咱们困难的时候也没见谁搭把手,你那会儿那么小发了两天高烧,差一点人就没了,我和你爸那么求他们,就想借个几十块送你去医院,他们怎么干的?一个个把我们拒于门外,连理由都懒得找,他们有于心不忍过吗?”

“本来以为大家这辈子就这样离得远远的,当个不熟不亲的亲戚,面子上过得去就行,非上赶着让人揭皮,我呸!”

说到丛琦小时候差点死掉这件事,许慧英眼眶湿润,至今难以释怀。

丛琦心疼的地抱着妈妈。

糯声安慰:“妈,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不哭啊,咱不哭。”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那我福气多多的,都在后头呢,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