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安安的问题(第3/4页)

然后学着哥哥太子李弘垂首听教的样子,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学的像极了。

姜沃笑着把安安抱到身边。

皇子皆是三岁启蒙,弘儿又是太子,皇帝更是早早安排了数名大儒重臣教导。

曾经做过大公子李承乾的老师,已经致仕的宰辅于志宁,都被皇帝请了回来教授东宫。

毕竟论起经史子集的学问来,如今朝中,于志宁才是当仁不让的大家——贡举考试的官方教材,原版是先帝年间孔颖达为主编纂的《五经正义》,当今登基后的新版,就是于志宁负责修订的。

皇帝将永徽年间于志宁依附舅舅等旧事都不计,将他重新请出山来教导太子,可见对太子的爱重与期许。

太子的位置,决定了弘儿,自幼要担起的重量。

对于太子的教育,并没有臣子插口的余地,姜沃也只是会与媚娘提一提‘劳逸结合’以及‘孩子心志还未形成’等关怀身心的话。

*

姜沃原以为安安是因为‘考试压抑氛围’,才不想呆在圣驾车辇上,来到自己这里的。

没成想安安坐的端正:“姨母,父皇只考哥哥不考我。”

“可我也在念书。”

孩子的眼睛,有着别样的清澈:“姨母考我吧。”

有欢喜从姜沃心底渐渐漫出,像是看到种子破土而出,长出嫩芽一般。

这些年,她只是尽心的照顾安安的健康——

在姜沃看来,身体从来是最重要的基石。

如果说对安安的心性有什么教导,那只有乐观和坚强。

她给安安讲故事也好,陪伴她玩将作监送来的各种玩器也好,都是以启发兴趣为主,旨在养成乐观坚强的性情与交流能力。

比如在讲故事的时候,她常停下来与安安一问一答,试着与她更好的交流,让她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比如在陪安安玩一时解不开的九连环时,会在孩子焦急不快的时候安抚她,引导她如何面对一时的挫折和不可得。

然她至今未给安安灌输过任何她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若说有什么影响,便是潜移默化。

可如今,安安问出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父皇考哥哥不考我?

这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要求。

*

“好,那姨母来考安安。”

皇帝自然不会拿学问考女儿——其实皇帝与先帝的性情真是父子相承,对孩子(看重的孩子),都是有些忍不住的溺爱。

可偏生弘儿已然是太子,皇帝的一腔父爱就得端起来,先要将儿子教导成合格的继承人。

于是这种压制的父爱就全都倾在女儿身上了。

尤其是女儿又早产,当年又因朝局不稳被送出宫养育,皇帝越发觉得心软疼爱,对安安的宠爱,说一句捧若掌上明珠,要一奉十,实不为过。

看的媚娘都曾笑道:“还好安安有一大半时间在宫外跟着你。若是跟我与陛下,只怕就叫陛下溺爱过了。”

因而在媚娘的坚持下,安安如今大半时间,还是在姜宅。

皇帝不舍,媚娘就回一句:安安是公主,若按宫里规矩教导,只能是寻乳母和女官来教,那怎么会有姜沃教的好?

且姜宅里,不只有姜沃,还有做了二三十年宫正的陶枳。

皇帝见媚娘坚持,又见女儿自己愿意,在宫里时也常念叨‘要姨母讲故事’‘要姨母陪她玩’,皇帝也就如此准了。

*

马车上亦设着熏笼。

熏笼外头罩着细密的铜网。

姜沃就抱着安安靠在熏笼上,边取暖边考了安安三个曾经给她讲过的典故。

安安都清晰地答了出来。

然后眼睛亮亮望着姜沃:“姨母,我都说对了吗?”

姜沃一手搂着她,一手拿出备好的牛乳酥,用干净的油纸拿起一块,递给望着她的孩子,语气认真肯定道:“安安答的真好。这是今日点心份例之外的奖励。”

因怕孩子吃多了甜食不爱吃饭,安安每天只能吃两块点心。

此时得到了一块额外的点心,安安的眼睛更亮,接过来:“谢谢姨母。”

接着就像一只小松鼠似的,两只小手捧着外头的油纸,珍惜地开始吃这块奖励点心。

吃完后,安安抬头,就见搂着她的姨母,似乎在出神。

安安就自己把油纸放在马车里的小茶案上,又拿起桌上的杯子,按照姨母叮嘱过许多遍的,吃过甜点心后要漱口。

直到安安去拿杯子,姜沃才回神——

方才她并不是在发呆,而是在系统里给安安挑选教材。

从今天起,她便不再只是安安的姨母。

更是要做她的老师了。

**

且说,曾几何时,姜沃觉得系统还是很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