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安安的问题(第2/4页)

“大将军是为了方才献俘事?”

果然,就听李勣长叹一声:“当年李靖大将军能抓到颉利可汗,如今苏定方也能抓回阿史那贺鲁,献俘于昭陵。为什么偏我没有抓住夷男呢?”

姜沃:果然。

夷男,李勣大将军终生之敌。

姜沃也没法劝,这事儿李大将军再念念不忘,也不会有回响了。

*

与英国公的郁闷不同,姜沃现下心情不错。

借着苏定方大将军大胜之事,她终于把一个早就看好的人才,捞到了自己碗里——

裴行俭。

其实早在几年前,长孙太尉还权倾朝野,皇帝让她留意朝中有无可用之人时,她就跟皇帝荐过此人。

只是当时裴行俭已经被长孙太尉提拔至长安县令,与京外县令品级不同,京县令是从五品官。

人被长孙无忌提前安排走,姜沃扼腕。

因官职得于长孙无忌,后来随着废后立后事,裴行俭也受到了波及,长安县令这个要职是做不得了,甚至直接丢了京官,被贬为新建的西州都督府(原高昌国)长史。

此番苏定方大破西突厥,裴行俭倒是正好可以借此归京——

他是苏定方大将军的弟子。

苏大将军曾道:“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1]

这种文韬武略兼备,能力极强的年轻朝臣,不回长安卷起来,实在可惜。

于是今年二月,姜沃便向皇帝上书。

皇帝此时对裴行俭印象还不太深,又因他出身河东裴氏,还有‘舅舅党’的前事,就把裴行俭搁到吏部司封属,让姜沃再观察一二。

人才在哪里,都如锥在囊中,总能崭露头角。

裴行俭到吏部做司封郎中不过三个月,姜沃便觉得自己的工作轻松了一大半。

今秋若非裴行俭在司封属替她料理公务,她也难潇洒离开长安,出远门去登州探望师父。

时至今日,姜沃心态已然逐渐转换过来——学会用人和放手,而非在太史局那般,为诸事稳妥,宁愿多耗时间精力凡事亲力亲为点查。

以吏部公务之庞杂,她若是历练不出看人用人的眼光,学不会抓大框架而放细务,哪怕以如今的身体素质,估计都得过劳死。

裴行俭,算是她第一次试着大放手。

如今看来,成效甚佳。

截至此番出行前,王神玉已经明里暗里找姜沃要了三次人了——他也想要裴行俭这样让他省心省力的下属!

*

姜沃想到此番到昭陵,来回虽耽误两日,但因有裴行俭在,她也不必像往年一样,回署衙后还要加班处理积攒的文书,就不免心情愉悦,优哉游哉往外走。

正好在廊下与一人走个对面,两人停下来彼此见礼。

是侍中许敬宗。

姜沃与他,一直是淡如水的同僚关系,此时见过礼就各走各路。

而许敬宗在拐弯时,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姜侍郎的背影——

李勣大将军不是此时唯一郁闷的人。

许敬宗见到姜沃也很是郁闷。

且说许敬宗之前与苏定方还有几分私交,自然也知道苏定方弟子裴行俭之才。

只是裴行俭是受长孙无忌之事连累,才被发落出京的。许敬宗就很谨慎,未免圣人疑心,想等苏定方从西突厥回来后,两人再一并上书把裴行俭捞回来。

正好进他门下省。

谁料姜侍郎这么快,早一步就上书,裴行俭回长安后就入了吏部!还就入了姜侍郎所在的司封属,成为了她直系下属。

给许敬宗郁闷的好几日吃饭都没胃口。

越发觉得当时他与李义府两人,赶在姜侍郎不上朝的正月十六,请立太子没有错!

此时许敬宗与姜沃擦肩而过,见她一如既往神色悠然若闲云飘过,心中又翻起旧事。

心道以后可得让李义府继续盯着这位姜侍郎——她动作也太快了。

因首倡改立太子事,李义府终于如愿以偿,离开了弘文馆,进入了中书省,升任中书侍郎。

许敬宗这般想,却不知,姜沃与他别过后,心中也在想一事:盯着已经进了中书省的李义府。

不过,现下已经不用她自己盯着了。

当年敢于在长孙太尉说一不二的情形下,依旧弹劾褚遂良侵地一事的韦思谦,已调回御史台。

而去岁登科进士狄仁杰,此时正在大理寺,任七品司直,专管覆理御史检劾事。

有这两位专业人士在,李义府老老实实也罢,如果再搞什么诬告朝臣、违法乱纪,那……只能成为别人的一等功了。

**

大雪止,圣驾返回长安。

回程的路上,安安原是跟着帝后的车辇的,然中间在皇驿暂歇的时候,就换到了姜沃的车上。

安安一上来就抱着姜沃的腰仰着脸道:“姨母,哥哥被父皇考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