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第2/3页)
然而刚刚受到义军保护的小城,往往满目疮痍,百姓逃得逃、散得散,还留在城里的皆是老弱病残,还饿得面黄肌瘦。
在这时,谢知秋过去在当月县当知县,以及在朝中推出新政改革的经验就发挥了作用。
她先令义军维持秩序,给百姓发放适当的救济,安抚人心。
义军将城从辛军手中救出来,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民心,再加上他们手上有强大的武器,又有威慑力,足以制止乱世中一些道德沦丧的乱象,很快,城中治安就能恢复。
接着,谢知秋就会将绣坊、工坊迁入城中,主要招收工匠、绣娘、各种劳力以及杂工。另外,北地矿产其实十分丰富,有了自己地盘,就可以自行发掘矿物了,因此也雇佣了大量矿工。
谢知秋雇佣劳力,不拘老□□女,尽可能给流民创造就业机会。
百姓有了生计,就会安定下来。
有了义军的保护,不用担心抢掠,城外的田地也能开始耕种,在城内做工得到第一笔钱后,又有大量难民得以回归田地。
粮食在这种岁月里就是命脉,谢知秋对此极为重视。
在城内招来的工匠,第一批就送去修建水车、水渠能有助于农业的设施,还会让义军中有农业经验的人整理农业技巧,然后去城郊指导刚刚归田的农民提高耕种技术。
熬过最为艰难的第一年,第二年十有八.九能够丰产。
粮食有了保障,生活安全,百姓手中有了余钱,商业紧随着就能繁荣起来。
义军掌控此地,他们实际已是此地的朝廷。
谢知秋征收的税与朝廷相比很低,但纵然如此,税收总额仍在短时间内涨了上来,正如梁城改革当年。
到这种时候,谢知秋便可以结束不断往城中砸钱的过程,开始得到整座城的回馈。
利用这些回馈,不但可以提升军队的战力,其他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
谢知秋站在窗边,望着集市里亮起的灯火。
五年过去,事情比她想象得更加顺利。
半晌,她又回过头,看向桌案之上,雀儿刚送来的文书铺开,上面有一些是她的字,还有一些是雀儿的字。
谢知秋顿了顿,道:“你的字,写得又比以前漂亮了。”
雀儿现在得了小姐的夸奖仍十分高兴,她雀跃了一番,又有点不好意思地道:“我好歹也算是第一批义塾出来的人,是现在那帮小孩的大师姐呢,得做好表率才行,怎么还能总写丢小姐脸的狗爬字。”
谢知秋笑了一下。
她离开位于楼台上的书房,楼下正是墨家术的钻研工坊,比过去临月山亦或是萧寻初的院子都要大许多,设施亦完善,里面分两个区域——
一块区域专门用于钻研武器,一般是萧寻初和叶青两人在使用,属于机密之地,设有复杂的机关,等闲不可擅入;
另一块则是各类实用器械,有改良了一半的纺车,还有尚未改进完的水车模型,甚至有种种难以辨别用途的怪异工具杂乱地堆着,能看得出经常使用的痕迹。
而在这块区域之外,还有一个小型学堂。
谢知秋经过学堂,就看到知满和她的三个弟子席地而坐,知满正在一本正经地考核弟子——
知满对第一个弟子道:“……你给推车装六个轮子干嘛,推车两个轮子完全够用了,甚至设计合理,一个轮子都可以。这是推车又不是蜈蚣,六个轮子难道能推得更快吗?纯粹浪费材料,也算不得创新,完全是在糊弄我,重做!”
她又对第二个弟子道:“你这个水力筒车倒是改得还不错,只可惜慢了你师父我一步,你师父我上个月新设计了一种三组齿轮的多力翻车,可以根据需要转换水力、风力、畜力进行浇灌,你这个效率远远低于我……不过你毕竟是徒弟,还行,算你良好吧。”
言罢,她又看向第三个弟子交上来的功课。
然后,知满微微愣了一下。
“你这个……我觉得还不错。”
知满端详了一下,说:“不过,火器这块,还是你师祖更熟悉,反正他应该快出来吃饭了,你不如去问问他吧。”
话音刚落,最里面那扇门发出机关被打开的声音,不久,果然见萧寻初从里面走了出来。
那小弟子连忙捧着自己的火器模型过去,恭敬地唤道:“师祖,我观近日战事密集,实在想为军中尽一份力,故而作业选了设计新型火器。师父说她觉得还行,想请您帮我看看。”
萧寻初听到对方的称呼,呆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