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萧寻初拿上那弟子设计的火器模型准备讲解, 方一抬头,便瞧见谢知秋倚门站在外面。
他当即对她一笑,桃花眼弯起, 挥手打了个招呼。
谢知秋颔首。
二人不必言语, 彼此也有默契。
萧寻初见谢知秋来了,心情明显变好, 对旁边的弟子愈发和颜悦色, 教导时格外耐心, 搞得小弟子受宠若惊。
谢知秋则自行走进学堂,拿起学生们近日做的作品观看。
云城的义塾是两年前开始办的。
与方朝传统的教授四书五经不同,云城选拔管事者的标准与儒学全然无关, 自也不教这些。
谢知秋尚为国子监祭酒时, 曾为义学改革设计过教学规划,这份规划如今就应用到了这里。
她以当初的设计为蓝本,又加入了一些传统的启蒙内容, 作为新义学的课程。
其中包括识文断字、墨家术基础理论、数学、天文地理以及一些谢知秋认为有益的百家杂学。
义学针对的学生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立即就能投入劳动的成年学生。
由于他们当下必须讲求效率,针对这类学生,基础内容都讲得不深, 只起到扫盲作用,以专业技术为主。这部分学生,一般只需半年到一年的学习, 就可以通过考核,然后进入绣坊和工坊工作。
他们一般自己也想快点开始赚钱, 会主动加快学习速度, 甚至曾有个别佼佼者只用了三个月即完成学业。
另一种则是尚无工作能力的孩童。
对这一部分学生, 则是正儿八经的启蒙。
而叶青和知满又从这些尚在学习的孩子中,挑选出一些在墨家术方面格外有天赋兴趣且较为勤勉的学生, 收为弟子,尝试将他们培养成日后可以接班的墨者。
此刻在学堂中的三名弟子,就是这种情况。
这三名都是知满的弟子,两女一男,年纪最大的已过十四,而最小的才九岁。
知满从数月前才开始招收弟子,因此手边人还不多。
而萧寻初的大师兄叶青,本来就有一个弟子逆川,来到北地后,为了尽快帮到义军,很快就选了一批工匠传授墨家术,然后又从其中挑选可靠聪慧之人,作为嫡传弟子。
最初能在工坊中培训工匠,亦或是在义学中教导墨家术的先生,几乎都是叶青培养出来的人。
五年下来,他可谓桃李满天下,嫡传弟子就有超过五十人之多,更不要说徒子徒孙。
如今云城内的建筑、工具都与别处不同,连随便一个夜市都随处可见奇门巧器,随便问一个小孩,他都能说出几条墨家术的基础规则。
对初入云城的人来说,这只怕是相当奇异的景象。
谢知秋拿起一个弟子做的小机关,左右转转,又放下。
这时,萧寻初指点完弟子,悄无声息地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笑问:“在想什么?发呆似的。”
谢知秋一顿。
她说:“只是在想,辞官一举,大抵是做对了。”
朝廷是一条常规而保险的道路,也可得到名利。
然而身为朝臣,她却处处受到桎梏。
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她必须成为高官,站到极高的位置。
然而为了保住这个地位,她又不得不有所妥协。
办义学,不能提及墨学之名,只能将墨家术融入各类技术之中,以保证儒学的正统地位。
招收弟子,只能招男,而不能招收女弟子,否则就会阻力重重,还会被指责颠覆阴阳伦常。
更不要说军事改革、武器的运用等等。
朝廷如此笨重,如此守旧而沉重,那么多人固守旧路,不肯改变。
它如同一艘巨船在海上航行,一点点转向都要受到巨大阻碍,非得使出浑身的劲不可,要让它转航,谈何容易?
而在这里,就完全不同。
谢知秋就是这里话语权最大的人,她想办什么样的义学就办什么样的义学,想收什么弟子就收什么样的弟子,不必再有任何顾忌。
而且北地民风开放自由,许多在汉地或许推行起来困难的政策,在这里居然被接受得十分良好。
如今长街之上,孩童谈论墨家术极为普遍,女子外出做工更是人人习以为常之事。
正如萧寻光当初所言,他们是为了家园与百姓集结起来的军队,而非为了个人权势富贵。
所以只要是百姓能够接受、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在此地便百无禁忌。
*
次日。
清晨。
谢知秋尚在梦中,忽然感到脑袋下的枕头微微在动。
她浅浅蹙了下眉,略带倦意地微微睁眼。
只见萧寻初正小心翼翼地试图将手臂从她脖子下面抽出来。
见她醒了,萧寻初一笑,放低嗓音:“抱歉,弄醒你了?我听到外面好像有些动静,想去看看是不是有事,看你睡得还熟,本不想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