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第3/5页)

十二福晋暗恨在心里的同时,也在想着她家爷的这个案子。

案子落在她阿玛手里,定然不会有什么冤假错案。可同样的,这个案子的公正性也会被人质疑。借时一个弄不好,还会连累她阿玛。

老八到底是被谁害的?老四的葫芦里又到底卖的什么药呀。

当然是拔出萝卜带着泥,一拔一大片了。

马齐是先帝老臣,能力是有的,但四爷却知道这家伙并不服他,心里未尝没有叫自家女婿上位的想法。

对付这种还算谨慎,私心又极重的权臣,总要先做足了准备,然后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发作他。

比如说徇私舞弊,包庇想要谋反的女婿这种的。

这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怕是没有人比四爷更清楚的了。他将那些线索和真相掩藏,怕是马齐也只能查到十二是无辜的。

你既然查出十二是无辜的,那朕就相信你的结论。等将来十二‘东窗事发’,也就怪不得朕连坐你了。

不愧是先帝的选中的继承人,竟然提前给朝臣挖坑,也是缺德得没边了。

其实四爷也没想过他要这么做。

以前他总以为坐上这个位置后,就可以随心所欲些,不用再各种算计。哪里想到坐上了这个位置他才知道权利是个好东西,却也没办法可着心意来。

他偶尔饿的时候也会吃一些牛肉粒,这种牛肉粒的做法都是从湘云他们家传到四爷府上的,还是先由弘辉孝敬他,他们家才有了这种吃食。可四爷入宫为帝后,却再不能像在潜邸时那般让人准备一碟子牛肉粒放在案前,夜里饿得心慌时就着茶水吃上一粒了。

牛肉粒不大,却需要嚼上一会儿。一粒嚼完,腮帮子都累到了。人也就不会想着再吃些什么了。

四爷最近吃腐竹老鸭煲很是受用,却也不敢多吃。就怕叫人知道纷纷效仿,再给民间造成什么不良风气。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处理老八和十二时,看着是小事却也牵扯到了各方各面。

一个弄不好,就会给宗室和前朝余孽,地方反贼一个造反的理由。

自古以来,打着清君侧名义造反的还少吗?而古往今来,哪朝哪代不是靠造反打下来的。

所以四爷想来想去,为了不叫百姓受苦,再起不必要的纷争,也不叫自己的名声受损,影响政令推进,就只能用这种办法来料理老八和十二了。

更何况,他就喜欢看十二有苦难言的样子。

←_←

四爷是大清的主人,是最大的赢家。不说他手里的粘杆处,只说冲他如今的身份,想要做点事情就比旁人容易太多倍了。

良太妃宫里的宫女太监,总有‘忠君爱国’的。十二的府邸里也总有眼明心亮的,只要稍加运作,哪怕没有证据,只是一些片面之词良太妃也会认准谁是杀子之人。

将在后宫撕杀过的母狼放在十二府邸,四爷便将目光投向了马齐身上。

这老头要是乖觉,老老实实的给朕干活,朕也不是不可能给他一个老黄牛的位置。若是这次一如既往的不将朕放在眼里…那朕不介意再吃一顿牛肉粒。

正史上马齐就曾因为不管不顾康熙命令跟着佟家一块拥立八爷为太子,而这个跑偏的时空里,八爷早早出局,太子和直郡王也齐齐陨落,到是马齐的亲女婿十二站在了台前,这不得不叫马齐喜出望外。

也因此四爷登基的那一瞬间,马齐的失望都浓郁的实质化了,四爷脸黑的同时也狠狠的在自己的小帐本上记了马齐一笔。

竟敢当众挑衅爱新觉罗家男人的小心眼和记仇天性。

哼,老头,朕记住你了!

除了马齐站错了队,迎春的夫家也站错队了。

迎春的夫家仇氏一门,除了她男人是个文官,其他人都是武将出身。

他们在十二和十四中间慎重选择了一回,最终站到了十四那边。

无他,十四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可能继承皇位,而他亲哥也有三分之一的可能。

哥俩加在一起就是三分之二,概率比十二多了一倍。

虽然不确定四爷一定不会收拾他们,再十二上位后肯定会排除异已就是了。

站了队后,仇家便有儿郎跟着十四去了青海。如今十四被四爷卸了军权留在京城,又派了十爷接手这支队伍。然后仇家的儿郎又跟着十爷去找年羹尧了。

在这支军队里的正是仇家的长子嫡孙,他们早在十爷过来交接,年羹尧避而不见时查觉有异了。担心受到波及,并不敢轻举妄动,之后更是连夜去信京中想要打探些消息。

数日之后他们的家信尚未送到营中,到是四爷的圣旨和年贵妃的家书先送来了。

年羹尧‘洽巧’带人回营,开开心心接了圣旨和家书,转日便意气风发的带着亲信回京了。十爷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还派了一支人马一路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