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第2/5页)

就喜欢听人夸自己的小姑娘,那封信上是半点都不含蓄。数日后湘云收到信时,先是一脸纠结的问了胤禟一回,她小时候是不是也这般臭屁。

你可比你闺女淘气多了!

当年搞的那个什么盲拍,玩的那叫一个刺激。然后银子你挣着,却叫爷给你收拾摊子背黑锅。

湘云:“……”

哎呦喂,多早前的事了,咋还记着呢。

╮(╯▽╰)╭

说起小姑娘,湘云和胤禟就不得不说一回八爷夫妇,宝钗和十二了。

郭络罗氏前脚爆出八爷和十二在密谋,后脚八爷就遇害了。若说这里面没有十二的问题,看热闹的百姓都不信。

十二一口咬定是被人栽赃陷害了,四爷冷着一张脸问十二,你有什么好被栽赃的?

这话多少有些打脸,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十二也不是吃素的,他直接跪在地上说四爷名正言顺继承皇位,膝下儿女成群,即便他有异心,皇位也轮不到他坐。

四爷点头,所以郭络罗氏说你与老八商量着如何逼宫呢。

逼宫了,就自立为皇了。自然不会按顺序接手皇位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万岁爷若不相信臣弟,臣弟也无语可说。”

呦呵,连渣男语录都出来了。这是跟朕耍无赖是吧?

呵呵,那朕就成全你。

四爷点头,做了一个又缺德又仿佛偏心十二的决定。

他让富察马齐,也就是十二阿哥的嫡亲岳父彻查八爷被害以及十二是否有心谋反一事。

让老丈人调查女婿…这可真是缺了大德了!

不光如此,四爷还扒拉了一回十二的外家,又勉强扒拉出一位在辈份上算是十二舅舅的官员共同调查此案。

这样的调查小组,无论谁看了都会对调查结果的公正性产生质疑吧。

十二被四爷的骚操作气得好悬喷出一口血来,可叫十二没想到的是四爷转天就下了一道圣旨,说八爷与十二情同手兄,如今八爷过世,特准允十二赡养八爷生母,以慰八爷遗愿。

为此,四爷还特意提了一回位份,直接将八爷生母提成了良太妃。

皇后得四爷授意亲自去了一趟宁寿宫不远处的慈宁宫,对着良太妃一顿语重心长的安抚。

未必是十二弟谋害了老八,咱们这边也没什么确切的证据。再一个,皇室的声誉总不能再被抹黑了,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挽回皇家清誉。您老先去十二弟府上小住几日,等风头过了咱们再接了您老回宫。

话里话外的意思仿佛四爷并不想深究八爷的死因,只想着为了皇家名誉和个稀泥。让良太妃住到十二府上也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可见死的不是你们的亲儿子了。

良太妃听说皇后话里的意思后,面上虽不曾说什么心里却是打定了主意要亲自调查一回自家儿子的死因。若真是十二干的,她定要叫十二血债血偿。

另一边,惠太妃到是进宫请安来了。

宁寿宫再大,还能大过一座贝子府去?更何况她还只是住在其中一处偏殿里。如今八爷府里就只有她一个主子,日子不知道多快活。

这次惠太妃进宫来,一来是告诉太后等人她一不想回宫,二不想去弘昱府上养老,她就呆在八爷府里了。

再来则是问一问太后,老八没了将来是不是还要过继个子嗣给她,她想问问能不能过继弘昱的庶子给老八做孙子。

老八就一个贝子爵位,一个贝子府,名下几处皇子开府时给的皇庄,其他的产业几乎没有。

哦不,不能说没有。

郭络罗氏的嫁妆还没有抬走呢。

安亲王府那边早就与郭络罗氏少了往来,郭络罗家待郭络罗氏也不亲,这两年更是因为这个那个的事迁回了盛京,便是两家人惦记郭络罗氏的嫁妆这会儿也不敢伸手索取。

谁知道八爷到底犯没犯事,郭络罗氏还没有旁的案子没有发呢。

惠太妃之所以惦记这个过继的事,主要还是因为弘昱的庶长子。

直郡王便是庶长子,他那一辈子成也是这个身份,败也是这个身份,最后亡也亡在了这个身份上。所以当弘昱在死了几个孩子后,排在下面的庶子成了庶长子后,惠太妃难免不会想到当初的直郡王。

和当初的直郡王相比,弘昱的这个儿子还是个没娘的。于是事赶事的,惠太妃便有了过继这个孩子给老八,然后她带着这个孩子在贝子府生活的打算。

这是事吗?

这压根就不算事。

而且现在给老八过继嗣孙…四爷感觉他又能赚一波好名声。

于是大笔一挥便直接将弘昱的庶长子过继给八爷为嗣孙,并圣旨言明由惠太妃抚养。

良太妃才不在意这些事呢,她现在是一门心思的想要找到杀害老八的凶手。到了十二府上更是摆起了太妃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