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唯独常葳有的优点(第3/6页)

请朝廷彻查!

朱标喝了一口热水,道:“我只是抛砖引玉,要从这段话中找出问题给他们扣奸臣贪官甚至不忠诚的帽子,能找很多处。爹你肯定看过宋时党争,文人们找错漏扣帽子可是太容易。关键是,皇帝站在哪边,采取谁的看法。只要有一个英明的皇帝,这一切就不会失控。”

朱元璋的眼神变得犀利了一些:“如果皇帝不够英明,被朝议牵着鼻子走,就是朝堂混乱的开始?”

朱标叹气:“对。但这不可避免。”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炭盆,眼中火光影影绰绰:“是啊。”

父子二人同时沉默了许久,朱元璋收起眼中的锋芒,继续瘫在椅子上,道:“朝中查了这么长时间,关于空印案的新朝议又要开始了。你爹我躲不了懒啰。我这就递折子让皇上找常遇春去朝上吵架。”

朱元璋已经明白为何此事非要常遇春不可了。因为常遇春也运粮,但他既不用空印提高效率,也不会在路上折损一半粮食。

这不一定是别人真的贪污了,因为常遇春是用军队运粮,沿路还有百姓争相自愿为常遇春开道。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常遇春是大明的官,他可以质疑元朝的官场潜规则;

常遇春是爱民如子的屯田元帅,他可以痛斥粮食“数目对不上”对百姓的危害;

常遇春能做到不空印也不折损太多粮食,他就是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做不到的人指指点点。

常遇春这番“做得到”有其不可复制的缘由?那正好胡搅蛮缠把别人给气死。

朱元璋做决定后,道:“其实这一席话一开始就是诡辩吧。空印是官场潜规则,但可不只是运粮时才用的潜规则。从南京到地方,大大小小官府无数官员,都习惯先把官印盖好,然后拿回家慢慢写公文。这一切,和运粮一点关系都没有。”

朱标道:“这就是诡辩。这和人不应该吃人,但对方会搬出‘饥荒的时候百姓易子而食难道有罪吗’的极端例子来辩解。其实这根本不是一回事。但辩论,本就只是吵架,根本不是讲理。而且爹,其实这个最大的漏洞你还没抓住。”

朱元璋挑眉:“你先别说,我先想想。”

朱元璋冥思苦想了许久,朱标都喝完了一杯热水,考虑要不要上厕所的时候,他才舒展眉头,道:“最大的漏洞是上书人本身。”

朱标笑道:“对!”

一个按察使的弟弟,又不是明朝体制内的官员,他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官场潜规则”?他怎么知道各地粮食运输折算过半?又怎么让皇帝看到这一封上书?

朱元璋又盯着火盆看了一会儿,然后长长叹了一口气。

这么明显的漏洞,为何标儿说之前,他都没有想到过?

因为时常会有“民间清流”的上书堆到他的龙案前,所以他已经习惯了吗?

这也是潜规则吗?

真的民心和假的民心,只坐在皇宫里,真是难以分辨啊。

朱元璋不到河水化冻就离开了,只陪着朱标过了一个除夕和初一。

马秀英这次没过来。朱元璋说,现在南京人心惶惶,他不能把家属全都带走。

朱标说他信了。

他送朱元璋离开之后,回到书房,看了一会儿书,没看进去。

今年时间过得真快。

洪武四年春耕刚开始不久,朱文正摆了朱标和李文忠一道,跑去捕鱼儿海了。

朱标先是为朱文正收拾烂摊子,然后出使高丽,屯兵耽罗岛,派人出使倭岛,回来时已经秋收,然后继续收拾烂摊子……

一眨眼,洪武四年就过去了。

现在是洪武五年(1371年),大明建立的第五个年头。

一个新王朝才刚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收官阶段,官场已经显示出了糜烂。

朝廷中许多官员已经不再把百姓放在心上,而是为自己和家族、家乡的利益斤斤计较。英武开明的皇帝和他智慧的心腹们陷入官场泥潭,开始怀疑自身那一套规则是否真的不适应一个王朝。

这才是洪武五年啊。

朱标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久久无言。

穿越者的最大的金手指是高屋建瓴的视野。朱标知道,元末明初这个战乱未息的阶段,是华夏改变的契机。一旦大明统治稳固,华夏将再次陷入封建王朝的轮回。

因为华夏的封建体制已经太过完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先进——它有较为完善的更新换代机制,将百姓们的阈值牢牢控制到进一步改革的临界点上。

这个完善的机制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百姓们在过得不好的时候,揭竿而起换一个新皇帝新王朝是理所当然的行为。

这就像是一座房子,如果修修补补还能住人,房屋的主人就很难下定决心拆了旧房子建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