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皇位子嗣问题(第2/6页)
明算也被划进了科部,所以地位一下子拉高了,不少人因为有这个专业就挤着进这个部门。
一天考四科,等三天考完后,就是休榜日,休榜日将是考官们审核打分的日子,总共要十天,这期间不少考生十分不安。
之后不少文考生听说女官女吏那边宣榜了,二十个人全靠进去了,而且还有一个满科分,为此还得到了陛下的面见。
文考生纷纷都认为这名女官要加官进爵了,结果陛下只是口头表扬了一下这名女官,然后让她离宫了。
什么赏赐都没有。
文考生又认为陛下出了名的公平公正,她是历朝历代以来最不会随便封赏人的君主,一切都得以能力为主。
文考生听说了这件事后,心情反而放松了不少,他们认为这场科举一定会很公平的。起码有陛下作为保障,他们就该放下心来。
之后的第十天,文考生在等榜之余,他们听说那名满科分的女官已经被调到江淮地区任当地府衙总捕头,其他十九名女吏则是直接进入巡察卫再度进修。
第十一天,张榜日。
不少的文考生争相看着红榜,今年与往年鬼哭狼嚎不同,往年只有文科,一百个人只能挤着一个位置,现在文理科都有,一个位置十个人抢。
还有其他官科都是吃官饭的。
这次红榜淘汰了一百五十七人,文科中举二十五人,还是那般的激烈,但理科却中了三百四十八人。虽说不是文政区的,但这些理科生知道现在是理科比较吃香,他们这些平民子弟能捞到官身已经不错了。
更多的是找专业找对的考生,他们再也不必牺牲自己的长项去读文科了。
文科虽然才二十五人,但他们的经纶能力还是可以被认可的,当然不排除其他区域会跨圈。
起码下一次科考时,不少文考生转科获得比之前更好的成绩,甚至是成就。
容铮看着这二十五名文科,她按照各个人的试卷分配适合他们的地方去了。而工部和刑部却是她重点扶持的地方,所以工部和刑部的人必须以思想开阔,接纳新事物为前提。
其他尚书接到了新鲜血后,他们像往年那样安置新官。
于是这个时候,王首站出来反应了民间各地的刑事案件在增加,犯罪率也在增加,如果是往年肯定会有官员说是女人为祸,可现在官员们知道现在三国人员混合,风土人情不同,各有碰撞是难免的。所以刑事案件增加也是一个时代的拐点。
这就代表刑部要升级自己那套办案理论了,当下看不爽王首拍马屁的政敌们纷纷跳出来指责王首。
容铮看着他们指责王首,转头又很好心建议该如何破案,她忍不住无奈起来了。
这些家伙有能力是有能力,但树敌的本事也不小。
王首更是仗着她的信任对政敌实施嘴炮打压,朝廷上一度也喧闹起来。
最后,容铮便让王首加大侦办力度,吸收各地人才,稳住各地治安。
葛秋也站出来表示兵部可以协助,这个喜欢争功的老狐狸跳出来后,其他人也纷纷蠢蠢欲动起来了。
因为现在他们内部的事情基本已经可以达到控制的地步,所以不必担心,倒是他们最近不如刑部那样有存在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被陛下看在眼里。
一群人争来争去,容铮也十分方便地利用这些人的矛盾主动调派去什么岗位,分担什么事务,总之这些人只要在其职谋其事,其他的只要不过分,她都会列为可操作空间。
百官们似乎也知道她的禁区在哪里,每次虽然吵,但也十分克制地吵不能逾越了陛下的禁区。
同时考上的理科考生开始被工部分刮了,王首也跑过来凑热闹,招理科考生进刑部。
开始其他人都嘲笑王首拍马屁真是拍的不分轻重的份上了,后来,刑部因为有了理科生的增加,办案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以至于到后头,王首比袁汉还拼命搜刮理科生。
袁汉顿时引起了危机感,工部和刑部一度差点因为人才打起来了。
开头沈立林葛秋郑钱等人还不理解王首为什么这么做,等后头,理科生协助破了盛燕人拐子大案后,理科生的价值得到了彰显。
这些老狐狸纷纷开始抢夺这些理科生,可惜今年的理科生太少了,还全部让袁汉挖走了,所以他们没有落个好机会,也不敢学王首那么厚脸皮直接跑到工部去挖人。
他们确实没有去挖人,只是轮流请理科生吃饭,后来理科生就再也回不去工部被调到兵部吏部,户部去了。
户部的统计工作也在珠算方面的人才的帮助下,缩减了一半的效率。不少人有理科生在的地方都节省了效率,虽说理科生缺乏人情世故,但放在一些核心又不需要人情世故的地方,好处总归大过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