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另一本盛燕史
凰皋五年时, 恰好是盛燕一统天下的第三年,盛燕国上下现在处于一种新旧思想交替的碰撞下,这个时代比起五年前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盛燕主地, 原燕国十八省府带出了不一样的思想,让当代女子在迂腐和新思想的交融下, 处于一个不幸中也是大幸的时代。
五年来女子的地位也在这一年创新高。
现在觉醒的女子多数是十几岁左右的姑娘家,除了个别书香门第官宦家女子, 其他女子也许还是比较传统,注视名节比性命还重要。
偶有发生□□掳掠之事,受害者都会跳水自尽的女子,要么是被家里人送到寺庙被嫁给残疾人,鳏夫以此了却残生等等。
等待她们的基本都是这个悲惨结局,然而自从纺纱车和制衣厂诞生后,女子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后, 民间也出现了不一样的思想变化。
有了反抗独立自主的女性纷纷筹钱团结起来, 自创了女工部。
女工部主要是收留那些悲惨命运的女性, 女工部的诞生开始还被人所诟病, 直到女工部在陛下自卫反击时, 她们供应了上百万匹布被官府纪录在案。
因此当地官府的贡献也被军机阁发现, 这件事几乎还没传到容铮耳朵里,以刘进和千秋拓为首的内阁大臣他们认为战争时刻,更需要鼓舞人心。
于是, 他们主动联系手下的官员亲自对女工部进行巡访,先是确定了女工部的贡献, 然后他们再得知女工部都是一些身世可怜的女子组成的。
刘进和千秋拓一度非常震惊,他们还听说女工部被民间抵制,甚至民间将女工部辱骂成□□窝。
甚至抹黑女工部是为当地官府卖、淫、的。
这让千秋拓不禁摇了摇头, 刘进更是耐人寻味地笑着说,草民的愚昧,虽说他反对女子上位,但有贡献的女子和后院的女子总是还有区别了。
就好比他们男人,有仕途的男人和只会拿锄头耕田的男人的地位是不同的。
显然女工部的财力和贡献比寻常人要多,甚至她们有钱自然地位也和寻常人不同,再加上她们是草根出身,难免会遭人嫉妒。
尤其是现在还是战争时期,刘进虽然反对女子为官,但也不能让其他害群之马在燕国打仗的时候拖后腿。
于是,刘进建议对女工部进行封赏,只不过不能封赏太大,也不能让她们有机会进入底吏官场。
也就是小官都不能给她们做。
千秋拓说服不了刘进这个老顽固,他想这个节骨眼有封赏证明女工部,比没有封赏好,因为女工部一旦进入所有人的视线,那就是她们最大的机会。
再加上陛下号召全国义务教育三年的政策,他怎么都得推动这些人和义务教育搭钩。
千秋拓还是有私心的,那就是他想让大环境变得对女子好点,这样他的女儿也许就不用扛着伦理的压力,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只是千秋拓没想到,他在私底下小小地扶了女工部一把,却让女工部从此在民间遍地开花,得到绽放。
让更多女工分部影响着民间。
再加上女工部每天晚上积极读书,并且强制性读书,已经使得她们在凰皋五年后成为了比一般地方还好的知识分子。
女工部也因为识了字,结识的人多了,尤其是读书人,读书人虽说有不少迂腐的,但也有比较开阔的人,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认同女工部为大燕做的贡献,于是在一些读书人的支持下,还有官府发的锦旗下,很多女工部在当地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
百姓们看见女工部前头被读书人赞扬了,后头官府就来封赏他们,还评了女工部为民间先进部。
既然女工部能被官府承认,那就代表女工部从此也算是正儿八经的有钱部门了。
百姓们顿时对女工部的看法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对女工部的态度也积极起来。群众都是喜欢赶时髦的,所以无论女工部教什么,只要不犯七出就行了。所以大家都把女儿送进去,对传统父母来说不送去还好,一送进去,老古板糟糠的家庭就热闹起来了。
曾经什么七出七例别说遵守了,甚至被唾弃,哪怕糟糠家长要求退部,女工部转头拿合同跟对方说事,不识字的家长强行要带走人,甚至要带村里人砸女工部。
人家女工部转头告官府,由官府出面警告这些文盲兼法盲,这所谓的合同就是帮工合同,由陛下所制定,谁违反合同谁就要吃官司,赔钱。
听说要赔钱那糟糠家长就默默放弃了。他们敢质疑女工部,还能质疑陛下不成?
要不是陛下出这个雇佣合同,还成立了劳务司,那些被拖欠工钱的人还怎么讨回公道。
准确来说陛下定的这条法律是受益大众的,谁会质疑一直站在老百姓这边的陛下。糟糠家长再蛮横再拎不清,他们都知道自己现在的好日子都是托谁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