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零五(第2/4页)
赵维桢瞥了吕不韦一眼,他不说,她也明白了他的心思。
“国君不喜欢吃。”赵维桢解释:“这么珍贵的物事,是你的人带回来的,你尝尝又怎么了?”
吕不韦啼笑皆非:“谢夫人挂念。”
赵维桢:“少调侃我。”
吕不韦:“那看来维桢确实喜欢这河海里的吃食。”
哪壶不开提哪壶!
回想起商队从齐国到秦国来的花费,赵维桢就觉得肉疼。她没好气道:“不要再来第二回 了!”
吕不韦正色道:“既然维桢喜欢,铺张浪费又如何?讨维桢高兴,就算不韦散尽家财,都是应当的。”
是吗,那让你把相国的位置让给我,你愿意么?赵维桢在心中腹诽。
当然,这般彼此心知肚明的问题没有必要说出口。赵维桢只是轻笑几声,没把吕不韦的场面话放在心里。
她的视线一低,看向长案。
男人骨节分明的大手随意地放在一沓翻开的纸上,寥寥几行字,就让赵维桢明白他今日在做什么。
“姚贾?”赵维桢问。
“嗯。”
吕不韦点头:“既然人都去了齐国,也别闲着。我请他到稷下学宫去推广秦篆。”
倒是个好主意。
在秦篆和纸书推广方面,吕不韦比赵维桢更有经验。由吕家的商队带头,秦国其他大大小小的商队也开始对外使用小篆与新度量衡,并贩卖《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其他在秦游士书写的文章合集。
这样的“文化输出”,是与赵维桢的咸阳学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学堂的院子不大,外面的广场却很宽阔。吕不韦命人在广场中央支了个摊子,号称可免费领纸,并且谁写下的文章言之有物,可得百金。
一来二去,倒是也收上来不少有意义的文章,他派人统统以秦篆撰写成书。真正有用的,送往章台宫,看似有用却没那么有用的,就再卖出去。
可谓是羊毛产在羊身上,他横竖没亏的。
“可命姚贾给稷下学宫的先生学子们送书送纸,”赵维桢想了想,“应该还有几位先生我见过的,我同他们写几封信。”
“劳烦维桢。”
吕不韦说完之后,语气一转:“未曾料到,这么多年过去了,维桢在齐国还有友人。”
赵维桢:“……”
这莫名其妙的酸味又从哪儿来的?
她上下打量吕不韦,后者则眨了眨明亮的眼眸,白净的面皮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不甘。
“齐国物产富足。”他故作卑微道:“叫维桢随我到咸阳来,实是受委屈了。”
言下之意即是,还是赵维桢的前夫对她更好。
赵维桢:“…………”
原来从齐国运送吃食,是在这儿等着她呢。
“人都死了。”赵维桢哭笑不得:“你和死人争?”
“正因为人死了。”
吕不韦听这话更是不甘心:“死了之后,就只剩下好,记不得龃龉与争吵。”
赵维桢:“也没好到那个地步。”
吕不韦侧头:“不韦好奇得很,田先生为人如何?”
说是好奇为人,实则是想问问他在赵维桢心中的地位。
是啊,她与吕不韦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赵维桢也没有对李牧动心。经历过几次小小的不愉快后,吕不韦会想起来昔年“孟隗与田英恩爱和睦”之事,理所应当。
原身与亡夫恩爱眷侣,是真的。
但——
赵维桢回想起穿越前原身的记忆,觉得也没到他死了就不活的地步。
仅凭原身被吕不韦坑了一气之下自杀,就能看出来,她是个相当有骨气的姑娘。记忆中她一直有主意有意见,前夫病故,虽然悲痛,但她还是很快就振作起来。
要不然,也不会同意二嫁给吕不韦呢。
“君子。”
赵维桢根据记忆做出回应:“有些无聊。”
前者是原身的看法,后者是赵维桢的看法。
“但齐国是个好地方。”赵维桢诚实说:“运吃食过来,太过奢侈。待到你我退隐之后,倒是可以亲自去看看海。”
吕不韦:“……”
他猛然抬首,一双眼中摆出来的可怜与委屈悉数消失。藏匿在掩饰之下的锋芒瞬间裸()露,纵然男人脸上的笑意还没收去,也是展现出难以忽略的审视与茫然。
“怎么。”
赵维桢向来不惮于吕不韦的试探,她坦荡荡道:“你不是想修史么?那得自己去走访调查吧。”
“我亦可以出资请人去做这些事。”吕不韦说。
“你最好再养个门客三千。”赵维桢揶揄道:“如信陵君那般。看看到时候秦王会不会像魏王那般戒备你。”
吕不韦失笑出声。
笑归笑,可他的笑声中却带着几分寒意。
戒备、冷漠,以及不容置疑的欣赏。诸多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截然相反的情绪,尽数写在这笑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