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廷推(第3/3页)

自上午七时许开始廷推,至下午两点,廷推才结束。期间、骂声、争吵声不必细叙。饥肠辘辘的大臣们,自皇极殿中陆续的离开。回府或者在外吃饭。

如今,京城普通百姓的生活秩序并没有受到干扰,但官场秩序还没有确立。很少有官员会在这时按时上下班。

户部主事唐道宾和费状元等人一起出皇极殿,过金水桥、广场,出皇极门、午门,从长安左门出皇城。一行人边走边谈。气氛略轻松。毕竟,群臣推出的人选符合儒家礼法:皇长子。

唐道宾道:“子允以为今日廷议结果如何?”他虽然为贾环同年,向来交好,但他绝不会允许贾环篡位。

费敏政看看身边神情轻松的同仁,忍不住浇冷水:“我担心贾环不会同意。”

一名翰林道:“那咱们就继续堵着骂他。”

这话说的同行的十几人都笑起来。众人出长安左门,没有回衙门,至棋盘街中吃饭。

消息随后扩散出去。京城中稍微有点政治敏感度的人都会关注今日的廷议。

……

……

皇极殿偏殿之中,二十多位皇子正聚拢在这里,相互交谈、讥讽或者起哄。皇子们聚在一起,一团和气怎么可能?

稍后,正殿中的消息传来。

宋王脸上的笑容绽开,接受着一众皇子们的道贺。

随后,他走到偏殿的正中,环视着殿中的各位皇子,满面春风的高声许诺:“本王若为天子,断然不会亏待诸位弟弟。当此之时,有乱臣弑君,正是我们宁氏皇族团结奋进之时!”

卫王神情复杂,对身边的宁淅道:“看他得意的样子?宁淅,你那位先生真是个废物啊!手握京中兵权,居然还让你的皇位给别人摘走。”

他心中充满着恶毒的情绪。

宁淅紧紧的抿主嘴。他虽然不想当天子,住在南三所里感到害怕,但他给贾环教过历史,非常清楚,若新帝登基,他的日子不会好过。先生的结局更不会好。

他没回答卫王。他知道:以先生的能力,事情断不会如此结束!

……

……

傍晚的夕阳,照射在永寿宫的琉璃瓦上。永寿宫中的太监、宫女被换个干净。

寝殿中,杨皇后形容憔悴的倚靠在软榻上,不时的流泪:她儿子死了。齐驰代表群臣递进来的奏章,就摆放在书桌上。

蜀王宁恪看着杨皇后的模样,一天的时间过去,她就仿佛苍老十岁一般。心中痛苦难言。压着眼眶里的泪水,安慰道:“母后,彩儿她们都没事,只是隔在慈宁宫里。你千万要保重。”

慈宁宫,是太后的住所。

他去武英殿想见贾环,贾环没有见他。他到城北京营见过沈迁。得知贾环的意图。和潇妹的判断一模一样:现在,母后不能死,将被尊为太后。但若是不配合,则将声名尽毁。

杨皇后呜咽的哭泣道:“恪儿,渊儿死了啊。”

蜀王妃沈秀儿沉默的坐在下首的椅中,看着痛彻心扉的杨皇后,心中感慨难言。贾环的报复确实很啊!不杀杨皇后,比杀了她还难受。若当日她没害贾皇子……

“唉……”蜀王宁恪安抚着。他心中焉能无恨?但他能看着母后死去?或者,背负“水性杨花”的骂名吗?不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