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时间差(第2/3页)
三百六十门火炮的威力是不容怀疑的。而这三百六十门火炮所发射的炮弹编织成的火网,足以让阿拉伯人将其认为这是真主对他们的不忠所降下的天火了。侧翼突击的失败,迫使阿拉伯骑兵回到了正面战场上,并且尽量的呆在了明军火炮的打击范围之内。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阵地上的八千名明军官兵开始推进了。
枪声很快就代替了炮声,在决定撤离战斗之前,阿拉伯骑兵开始有规律的后撤,准备将明军步兵引到炮兵支援的范围之外,再发动进攻。显然,阿拉伯骑兵已经不敢再去领教明军火炮的厉害,他们做出了最聪明的选择。不过,在实力相差巨大,双方军队的武器装备差距整整有一个时代的情况之下,再聪明的选择,都没有逃跑好。当时,阿拉伯人要想保住小命,就只能选择逃跑,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
当战斗再次打响的时候,近卫军官兵手里的马枪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宰力量。对于采取圆形防御阵型的步兵来说,不管骑兵从任何方向进攻,步兵都能够保证在最主要的方向上集中起主要的火力。当然,这个前提就是,敌人没有炮兵,不然密集部署的步兵将成为敌人火炮的最佳轰击目标。当然,阿拉伯人也确实没有火炮,所以近卫军才敢采用这种走极端的阵型。同样的,马枪的射程足以将敌人控制在三百步之外,而且徒步作战的步兵在射击时,能够让子弹打得更为精确。
残余的几千阿拉伯骑兵发动了数次进攻,而明军则尽量将交战距离控制在两百步左右,这足以迫使阿拉伯人放弃弓箭,选择弯刀,并且用突击的方式来进攻。同时,多余的一百步的射程,可以让近卫军在最后的时候有一定的余地,防止敌人逃跑。
确实,打到最后的时候,阿拉伯人选择了逃跑,不过,这一百步的距离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从转变方向,到加速,再到跑完这一百步的距离,足够近卫军将一把马枪里的十发子弹全都打完了。而在两百步到三百步的距离之内,子弹的威力足够至人与死地!
因为所有能够奔跑的战马都被梁岳带走了,结果,还是有五百多名阿拉伯人逃掉了。近卫军并没有追击,人的两条腿是跑不过马的四条腿的。而且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在击退了敌人之后,八千多名毫发无损的近卫军开始打扫战场,给那些没有断气的敌人补上一刀,或者是捅上一刺刀。而一些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战马则被带了回来,显然,近卫军需要这些战马。
“陛下,快看!”
正在朱祁钰感叹先进的武器装备带来的巨大优势的时候,第二股敌人已经悄悄靠近了。这是一股从东面杀来的敌人。其到来的速度很快,而那边的阵地上,根本就没有近卫军防御。显然,梁岳的骑兵没有能够及时的阻击这股敌人,让这股敌人准时的到达了战场。
“侍卫团立即出动,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敌人,近卫军马上转移阵地!”朱祁钰没有想到要去责备谁,“该死的,不能让他们进入营地内,必须将敌人挡在外面!”
当时,朱祁钰手里唯一的一支预备队就是那五百名侍卫团的官兵。这五百名侍卫团的官兵都是骑马作战的。朱祁钰将侍卫团留下来,就是要预防不测发生,而这时候,还真发生了他没有想到的情况。
没有等到皇帝第二次下达命令,五百名侍卫团的官兵就已经朝阵地的东面冲了过去。同时,在西北战场上的近卫军官兵也迅速的组织了起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了战场的东面。此时,问题暴露了出来,因为中间绿洲水潭的阻挡,近卫军不得不从阵地的边缘绕过去,而不是直接赶往东面的阵地,这耽搁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五百名侍卫用鲜血与生命在为近卫军争取这段时间,而那八千名近卫军也知道,侍卫团出动,就意味着皇帝要拼命了。不过,朱祁钰当时把自己的马给了梁岳(梁岳的配马喝了有病菌的水,结果倒毙了),所以他没有能够跟随侍卫团一起进攻,不然的话,近卫军恐怕就要成为帝国的罪人了。
五百侍卫对抗五千阿拉伯骑兵,虽然他们的进攻很猛烈,而且采用的是单排战线,五百官兵全都处在锋线上,要尽最大的可能把敌人挡住。不过,阿拉伯人也看出了这一点,五百骑兵就敢冲锋,这除了证明明军官兵英勇无畏之外,还能证明,明军后防空虚,不然的话,就不会有人主动来送死了!
这是明帝国侍卫军官团(这是后来的称呼,在后来,所有加入侍卫团的都是军官,所以又被成为了侍卫军官团)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五百人向五千敌人发动进攻,虽然他们有更坚固的铠甲,更锋利的战刀,还有能够在接敌前杀伤敌人的短铳,但是悬殊的兵力差距让这五百名侍卫几乎是在做自杀性的冲锋。这就好比是滴入了沙漠里的一滴水一样,就算侍卫团的官兵再厉害,在一打十,而且是刀刀要命的战斗中,他们都不可能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