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第3/4页)
看向温学斐的双眼,的震惊中带着一丝茫然。
“天齐历朝历代的确没有行动不便者入朝为官的先例,但却从未有过官员因为身体残缺而被罢免的先例。”
温学斐闭了闭眼,睁眼继续道:
“小六当初虽还未进翰林任职,但依照惯例,科考之后,新科进士及同进士便已是官身,小六当初,是探花。”
所以身体残缺者不可入仕的规矩,对于温清霄来说,其实并不适用。
温学斐也说了,天齐从未有过因身体残缺罢免官员的先例。
甚至就连四肢残缺到无法再上阵杀敌的武将也没有开过这个先河。
温清霄是文官,伤的是腿不是脑子。
若是温家果真如同表面这般花团锦簇,为何当初皇上丝毫情面也不给?
就在温家几个兄弟努力消化这个事实的时候,却发现,事情远非他们所想的那般简单:
“再看看你们现在所担任的职位,除了小四之外,谁手中捏着实权了?”
闻言几位兄弟互相看了看,想了想对方的职位,终于回过了味儿来。
翰林院、御史台……
好像真的都是一些说出去清贵,但却是一点实际用处也无的位置。
几人出自温家,自诩清贵,对于这样的职位倒也满意,在此之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看来,好像真的是他们想的太少了!
然而温学斐却像是准备今天一次性将几个人给打醒似的,一点反应时间也没给几人留,便继续道:
“所以你们以为,为父当初为何要坚持让小四和小五外放?小四回京后,又为何迟迟没有得到任命?”
六年前,温学斐在温清衍科考之后便看出了一丝端倪。
但当初温学斐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还觉得可以从中运作。
然而三年前温清霄之事,却让温学斐彻底看清楚了,温家,开始走下坡路了。
父子七人,六人为官,听着的确威风,但在皇上眼中,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朝中至关重要的位置也就那么几个,偏偏他的这几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
若各个都委以重任,待到他日几人成长起来,各个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那这朝堂岂不就成了温家一家之言?
当初首辅裴大人也是在为温清霄奔波之时,数次陈情却依旧被驳回之后,与温学斐细细分析后,才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在那只有,温学斐便鲜少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铺路了。
反正他看着几个儿子在御史台做的也都挺高兴的。
但在今日,温学斐才发现,他心中到底还是有些不甘。
见过了山顶的风光,又怎么肯屈于山脚?
然而对于现在的温家来说,想要再次复起,又谈何容易?
从龙之功,无疑是最快的一条路。
不得不承认,在面对顾砚书主动抛来的橄榄枝,他心动了。
温家几兄弟这是第一次从父亲口中听到这番话,此时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何父亲会更偏向于接受厉王府的招揽了。
但在他们心中,依旧有几分顾虑:
“但若是最后……”
话没说完,但意思却非常明显。
若是最后厉王失败了,温家当如何?
自古以来,站错队的臣子,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温学斐抬眸看了自己几个儿子几眼,云淡风轻地说出了石破天惊之语:
“温家有自保的能力,而且若是为父没有看错的话,圣上心中恐怕已经有了人选。”
若是一次站队失败就能让温家被抄家灭族,那么温家几代人数百年的努力恐怕都是笑话。
但皇上心中已有人选之事……
温清霄瞳孔微微缩了缩:
“父亲是如何看出的?”
既然已经开了口,温学斐便决定今日便将一些道理,与自己的几个儿子讲透:
“还记得大皇子从绍城回京之时的事吗?”
“记得。”这件事不过才过去月余,哪里会不记得?
“当时身上的打算是想给大皇子封亲王,牵制日渐强健的厉王,但最后却只赏未封,是为何?”
温学斐没有给几个儿子回答的时间,继续向下说:
“因为厉王妃的布局,小六对这件事或许更加清楚,毕竟你还掺了一脚。”
“那么你们认为,皇上对此事了解多少?”
“应当知道个七七八八。”
温清霄几乎没有多想,便给出了回答。
当初因为皇上在朝中因为京中言论取消了对大皇子的封赏,但却又丝毫没有因为此事敲打大皇子的诡异态度,顾砚书还专门来与温清霄分析过一次。
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皇上应当知道这件事背后有厉王府的手笔,所以才会对大皇子轻轻放下。
至于为何皇上知道却只字不提,连各打五十大板的事儿也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