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第2/4页)

以前大皇子与三皇子能够占个旗鼓相当,其实都只能算是勉强。

因为三皇子那完全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在诸多皇子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然而大皇子却是靠着贵妃的谋划,靠着自己长子的身份再加上四皇子的辅助,才有了与三皇子相争的实力。

甚至早些时候,大皇子一脉中的部分官员还曾经劝说过四皇子另起炉灶。

毕竟大皇子一脉中不少官员,都曾经是宁国公府的旧部。

大皇子与四皇子同为贵妃之子,身上都流着宁国公府的血脉,对于这些人来说,效忠大皇子还是效忠四皇子,区别其实并不大。

然而这些提议却被四皇子给回绝了,说是志不在此,只想好好辅佐大皇兄,而后做一只闲云野鹤。

众人见四皇子态度坚决,贵妃膝下又只有两位皇子,才只能退而求其次,尽心辅佐大皇子。

大皇子有如此多的外力相助,都只能与厉王勉强打个平手。

更别说现在厉王得了厉王妃,更是如虎添翼。

这一点别说是温家,恐怕就连朝中的其他大臣,甚至大皇子一脉的众多官员,都看的真切。

否则在厉王去溢州之前,也不会有那么多大臣明里暗里想要向厉王投诚。

大皇子一脉的官员,也不会如此焦虑。

只是于大皇子一脉的诸多官员来说,他们的利益得失,早就与大皇子绑在了一起,绝无中途改道的可能性,也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这样的情况下,若是非要选一条路,傻子也能知道该如何选。

心中明白是一回事,但真要下决心,又是另外一回事。

温二略微思索片刻,最终没有忍住发表意见:

“但是咱们温家以前可没有这样规矩……”

原本因为温清殊一番话心中隐隐有了偏向的其他几人,心中又开始有了动摇。

没错,温家没有在夺嫡中站队的规矩。

即便是在前朝,几位皇子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温家祖父也没有选择任何一位皇子。

也是因为如此,温家才能够在数次君王更迭,权柄交替之际,保有最大的实力。

做一名纯臣,仿佛是温家人与生俱来的选择。

现在他们所商议的这件事,显然是违背了他们的天性。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温清霄适时开口:

“但是做事,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绝,最忌讳的,便是左右摇摆,立场不定。”

此话一出,屋内又是一片寂静。

没错,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绝。

现在温家俨然已经得罪了大皇子一脉,如果想要继续坚持中立,一个处理不当,就会落个里外不是人的结局。

这个时候,温家几位兄弟才发现,他们所拥有的选项,似乎并不多。

就在兄弟几人神情变幻莫测,内心复杂之际,屋内响起了温学斐的轻笑声:

“看来还是清霄要看的通透一些。”

“父亲?”

温清衍错愕地看向温学斐,这话的意思,分明是早就已经有了决定!

不仅仅是温清衍,其他几人眼中的震惊同样不少。

“看你们这么惊讶,是都没有想到?”

温学斐微微喝了一口茶,与几个儿子的满目惊讶不同,语气很是平淡地抛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温家现在如何?”

虽然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问到这个问题,兄弟几人依旧给出了一个答案:

“欣欣向荣,前途光明?”

从温学斐的表情不难看出,他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但果真如此吗?”

温家几兄弟的有些意外,难道不是吗?

温家诗书传家,颜面数百年,钟鸣鼎食。

在朝中的地位也在父亲任职翰林学士之时到达巅峰,现在温家父子七人,六人在朝为官。

就这,都还没有算上旁系的几位堂兄弟。

这样都不能算是欣欣向荣吗?

看着面带茫然的几个儿子,温学斐在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他这几个儿子,看来还有的教:

“清霄同厉王妃殿下共事的时间不短了,有一句话殿下常说,连带着清霄回家后也经常提及,你们还记得是哪一句?”

听出父亲语气中隐含的失望,几个兄弟一时间都不敢接话。

最后还是温五大着胆子,不太确定地说了一句: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没错,是这句。”

见自己猜对了,温五微微在心中松了气,然而接下来,温学斐的一番话,却将几个兄弟给打蒙了:

“小六当年出事之事,为何皇上说什么都不肯网开一面?”

规矩如此……

温三下意识想要张嘴回答。

但话还没说出口,便立刻想到了刚刚温五说的那句话。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顿时便像是明白了什么,但又像是什么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