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11节(第4/6页)

“过去,我总是想在天下平定后戍守边塞。现在想起来很好笑,等到天下平定了,还有谁敢让我率军去戍守边塞?不过,能在朝中混日子也不错,最起码我还能享受富贵。当然了……”李弘挥手笑道,“希望我有这样的好运气。”

过几天就要离开晋阳,李弘想多挤出一些时间陪伴妻女,所以他嘱咐了贾诩几句。只要有助于中兴社稷,有助于帮助长公主主政,大司马大将军府都坚决支持。然后他回到后宅休息去了。

贾诩和傅干等人却非常兴奋。大将军李弘督领尚书台,两府掾属和尚书台的官吏就是一个府衙的人。如果能利用这次机会让尚书台拿到相权,那不仅仅是有助于中兴社稷的事,更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

贾诩、傅干等人连夜召集了两府十几位主要掾属,就新官制中尚书台的扩建和职权问题反复商议,拟写奏章,以便为尚书台争取最大的利益。

****

第二天上午,大司农李玮匆匆赶到了大将军府,“长公主马上要来,你准备一下。”

根弘略感意外,急忙叫两位夫人做好迎驾的准备。李玮找了个机会,把大将军拉到了书房。

“前天早上我在马车里对你说的话,你还记得吗?”

“有关张温大人临终前的心愿?”李弘笑着问道,“仲渊,你老实说,这件事是不是和你有关?”

“你为什么这么想?”

“前天早上的话,你是不是有地放矢?”

“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和我是有点关系,但我没有想到长公主这样厉害,竟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转眼就把晋阳的不利形势翻了过来。”李玮摇头感叹道,“这位殿下是个天才。”

“那你是白痴了?”李弘调笑道。

“我是有点白痴。”李玮苦笑道,“我也给她骗了。”

“新官制的初步议案出来后,你见过蔡邕、崔烈和刘和三位大人吗?”

“没有。”李玮同情地说道,“估计他们正坐在一起商量对策。新官制虽然看上去像模像样,但真要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阻力更是惊人。由于此官制完全颠覆了旧有的模式,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所以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你不在晋阳,长公主失去了你的支持,这场官制改革能否成功,难以预料啊。”

李弘面色凝重地点点头,“你有对策?”

“我来做尚书令。”李玮说道,“长公主府中的很多大吏现在都在侍中寺任职。宫中增设中书监后,原尚书台的很多大吏估计要被长公主调到中书监去任职,所以尚书台的诸曹尚书、侍郎等人都要重新任命。这些人选很重要,不能都是北疆官吏。我们现在既要照顾到外朝,以缓解他们对尚书台的敌意,同时还要照顾到长公主,以获得她的信任和支持。”

李弘笑了起来,“你把我拉到这里,就是为了这个小小的尚书令?”

李玮诧异地看着李弘,“大将军,你不要小看这个尚书令,虽然仅仅参予国政的决策,但将来它的职权可能比丞相还要大。”

李弘笑而不语。

****

长公主到了大将军府后,和大将军全家一起吃了一顿并不丰盛的午筵。

席间,长公主调侃大将军,说他太小气,“下次给你接风的时候,我不会那么奢侈了。”

“殿下奢侈一点,理所应当。”李弘笑道,“只是,殿下如果再搞什么毫无意义的典礼,浪费朝廷的钱财,臣下次估计就不敢回来了。”

长公主小嘴一撇,十分委屈地说道:“你要是不回来,我就去找你。”

李弘吓了一跳,急忙闭嘴。风雪和小雨掩面偷笑,找个借口带着两个孩子走了。

“你能不能不走?”长公主红着脸问道。李弘摇摇头。

“大漠上有燕无畏将军。鲜于大人已经上书请缨要到幽州去平叛,你还去干什么?”

“我去大漠有两件事。”李弘稍加沉吟后说道,“一是为了稳定大漠胡族诸部,平定辽东叛乱,但我不想用兵,所以我要亲自去。冀州大战后,将士们需要休整,朝廷需要恢复元气,这个兵不能出。其二,我要考虑攻打中原的事。袁绍、曹操等人大败后,实力上虽然都有损失。但时间一长,他们很快就能恢复,所以我们若想迅速平定天下,必须马上攻打中原。这也是我们不能出兵平叛辽东的原因之一。”

长公主愣了一下,她显然没想到大将军马上就要攻打中原,“你打算什么时候攻打中原?”

“后年的春天。”李弘平静地说道,“大约还有一年半时间。”

“这么快?”长公主蛾眉微皱,神情忧虑,“朝廷的财赋能够支持这场大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