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帝国裂变(17)(第4/5页)

他正这么想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份举报。

举报来自于中山国北部的北平县,举报内容是:北平县出现了大量的私铸铜币,而这封通过“国王信箱”传回来的信件上,敲了陈娇的私印。

为什么要通过这个渠道递信回来?陈娇带去北平县的亲兵和侍从呢?究竟是陈娇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还是脱不开手?

夏安然在展开信件的瞬间就想要亲自去北平,但是被郅都制止了。

郅都制止他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夏安然去都不会有任何意义。如果对方能够有钳制住翁主带过去侍从的力量,那小国王突然亲入就会惊动他们,威胁到翁主安危。

而如果翁主本身只是想要悄悄传递消息不惊动当地,那他出行带来的大动作更会使得翁主的美意被浪费。

郅都表示,这事他去就行了。

郅都去北平是有着正当理由的,马上又要到雨季,他必须亲自去巡视一下中山国河网密布的中北部地区防汛工作是否已经都做到位。这件事在往年他也有做,今年不过是出行更早一些。

到时候郅都明面上进行巡查,到时候借由购买材料征用民役为理由进行调查,如此必不会惊动贼人。

夏安然斟酌再三,还是同意了。但他要求,郅都带上一队亲卫以防万一。

这批护卫郅都安全的亲卫全数装备中山国最新的装备,他们甚至在皮夹内套上了中山国如今产量也不多的锁子甲。虽然看似就像普通的亲卫队一般,实则都是可以一键变身的那一种。

郅都没有拒绝自家殿下的好意。

郅都去了小半旬,就在小国王焦躁到一天给长长猫梳五六次毛,快要将它在夏天换掉不少的毛发梳秃的时候,郅都终于传回了消息。

情况不算好,却也不糟。

之所以说不好是因为几乎整个北平县都已经在使用这种货币,其中最麻烦的是,当地人并不知道使用的是假币。这种货币的版式和大汉如今的主流货币基本类同,肉眼看起来误差很小,如果不上秤根本看不出来。

而根据重量成色来判断,这些“假币”也不算太假,使用的大头也是铜,是属于假币当中比较有良心的那一类。

而根据市场上流通的钱币老化程度来看,郅都认为这种货币被制造使用并不是这两年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个造假工房很可能是若干年以前就在此处活动。

因为文帝朝到景帝七国之乱以前都是允许民间私铸钱币的,而且如果是七国之乱以前,那北平县当时都还不是属于中山国呢。

当然,即便是允许民间铸币,但是对于铜钱的成色分量也还是有要求的,如今流通的钱币是假币这一点依然无从辩驳。

如今他们调查的重点在于这庞大数量的铜从何来?考虑到边上就是涞源铜矿,郅都猜测这就是一起当年涞源铜矿走私铜块,然后北平县人负责造币的案件。

而因为涞源县被中山国划入之后,当时的中上层官员被调换,再加上景帝下令不允许民间铸币,所以一切停止。

这一点尚且不能下定论,郅都还在调查当中,他调查的重点还在于市场上有没有流通新的钱币,如果有新的钱币,那这件事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同时,他也将重点放在了清查制假器具是否还在,如果这些东西还留在中山国,极有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

而关于陈娇这边,郅都也已经和人联系上了,这件事的确是陈娇起头的。其实事情说起来也很简单,发现这件事情陈娇本人算是误打误撞,主要靠的还是张汤的敏锐。

陈娇一行人在抵达北平县之后,立刻就对当地进行了考察。

然而北平县如同夏安然所说,它本身临近边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活姿态都以防御敌寇为主,民风较为彪悍。对于这位翁主到来,当地县丞自是欢迎,但听说她是来看看这里有没有建分校区时候均都显露出为难之色。

理由很简单,他们所在地区的特殊性就注定着在这里的人的生活方式和卢奴县全不相同,首要一点就是这里的男人还要承担守卫城墙的任务,平日里空闲时也多锻炼身体、操练兵械,几乎每一月都会聚集起来进行军阵的演练。而且汉朝还有兵役制度,北平县距离边关代郡的位置最近,所以他们这里一般都是中山国举国服兵役的重点关照区域。

南边的经济发达,而且距离代郡确实足够远,要去代郡边境服役三天自然不合算,他们那边负责花钱,而北平县的男人们则替代这些人去服兵役,顺便还能赚钱,所以北平县汉子们的劳动力其实是处于不足状态的。

男人的数量不足,自然要由女人小孩和老人顶上。事实上,若非是这几年北平县处于汉匈贸易的前沿,可以购买到更为廉价的草原牛作为耕种力,这里的女人早就不堪重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