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奇正结合(第2/2页)
董全庆补充说道:“尤省长,范县长已经和令二少取得了共识,每年从云湖抽掉五到十名干部去令氏集团实习六个月。在实习期间,县里会给他们发放基本工资,不够生活的部分,由令氏集团补贴。范县长跟我说,希望通过这种交流,可以迅速为云湖县培养一批懂得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真正人才。”
尤利民哈哈一笑,说道:“范鸿宇,这个秋风打得不错,看来令和繁令公子是误交损友了,一天到晚被你打秋风。”
尤利民可是很清楚,董全庆等人在云湖调研考察的工资,都是令氏集团负责的,范鸿宇一个大子都不掏,就管吃管住,小算盘扒拉得哗哗的响。
范鸿宇笑道:“令公子是有钱人,活该被我们无产阶级打土豪!”
尤利民便瞪了范鸿宇一眼。
这个家伙身价不菲,公开向组织申报的财产都在百万以上,居然厚着脸皮自称“无产阶级”,叫“工薪族”尤省长情何以堪?
对于尤省长的愤懑,范县长心知肚明,只嘻嘻而笑,也不在意。
董全庆却正色说道:“尤省长,这个不算是范县长打令氏集团的秋风。说起来,令氏集团还占了便宜呢……”
“哦?这倒新鲜。令氏集团怎么就占便宜了?”
这一来,不但尤利民大惑不解,邱明山和范卫国也瞪大了眼睛,望向董全庆。
“令氏集团不是无偿为云湖县培训干部的,每年集团的远景规划,都要请范县长过目斧正。类似这样的工作,如果交给专门的机构去进行可行性评估,需要很大的一笔费用,远远超过几个人的培训费和生活补贴了。”
得,范县长的作用,已经堪比国际性的专门评估机构了。
但瞧董全庆的样子,很明显认为范鸿宇绝对有这个能力。
尤利民笑笑,对董全庆这个解释不置可否,说道:“好,谈谈你们的第二个建议吧。你们打算在云湖搞几个什么样的支柱产业?”
“事实上,只有一个支柱产业,也叫做‘全民产业’。”
董全庆朗声答道。
“全民产业?”
又是一个新名词,几位领导都被吸引住了。
“是的,尤省长。我们跟范县长反复探讨过,认为以云湖的底子来看,工商业都很不发达,是传统的农业和渔业县,现阶段,任何工矿企业都难以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只能从农业和渔业上想办法。我们建议,在云湖县成立一个农副产品和渔业产品销售公司,统一整合全县的农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当然,这不是简单的统一销售,而是在统一销售的同时,要完成产业的更新换代。同样是种植大米,但大米的品质好坏,档次高低,在售价上是很不一样的。渔业也是如此。我们建议在全县统一种植品质较高的大米,推广网箱养鱼的经验,逐步淘汰劣质稻米和劣质渔业资源。只要统筹到位,这个产业,就能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覆盖全县绝大部分的乡村和农业合作社。”
邱明山插话说道:“董教授,你们刚才谈到,要打破计划经济,加速市场化的进程。现在又要在全县统筹安排农副产品和渔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岂不是互相矛盾吗?这个销售公司,承担的任务够重的,一个失误,就会连累到全县几乎所有农业人口。这中间的风险,你们仔细考虑过没有?”
邱明山性格大气,但涉及到具体的工作,却从不肯马虎。
董全庆连忙说道:“邱书记,我们考虑过的。确实难度不小。但我们认为,只要制度健全,监管到位,选拔优秀的人员,这个销售公司就能很好地运作起来。而且范县长还建议,这个销售公司要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是销售公司,又是政府的咨询机构。一些事关全县的重大决策,由销售公司提出来,最终通过县政府落实下去。整个运作流程,都置于县政府的监督之下。”
“邱书记,统一管理全县农副产品和渔业产品生产销售,是我们的主力部队。鼓励一部分社会闲散劳动力走出去,就是奇兵。奇正结合,两条腿走路。”
范鸿宇加上几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