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社保制度的改革

董全庆说道:“邱书记,所谓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不是非此即彼。很多时候,它们彼此之间有很深刻的关联。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但不是说,政府完全放手不管,一切都推向市场。尤其在刚刚开始转型的时候,很多民众对市场规律还是一知半解,更加必须有政府的管理和引导。纵算在西方那些市场经济特别发达特别完善的国家,关系到大部分民众切身利益的产业,政府还是会严密监管的。农业和渔业,是云湖县目前的基础产业,涉及到了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众。这个事要办好,政府绝对不能置身事外。因为农户和渔民,单个力量都很弱小,没办法独力完成产业的升级换代,更加不可能去了解外边市场的信息。政府统一销售,统一收集信息,统一管理完成升级换代,就很有必要。”

邱明山点了点头,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尤利民沉吟着说道:“董教授,范鸿宇,要全面协调全县的农副产品和渔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和销售,单单在县里成立一个销售公司,恐怕不够吧?”

范鸿宇答道:“肯定不够。每个区每个乡镇,都必须成立相应的合作社机构,直接和基层群众打交道。”

尤利民说道:“这样的机构,我们本来就有。比如供销社。”

范鸿宇微微摇头,说道:“职能不一样。供销社基本是单向的,从上往下,主要是产品销售。农产品收购这个环节,很僵硬。定价单一,方法也单一。收购的品类更加单一,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那这样一来,岂不是又要增加一个机构,增加许多脱产干部?”

尤利民很认真地问道。

干部队伍超标,机构臃肿,一直是尤利民很关注的问题。而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范鸿宇说道:“省长,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的,加机构,不加人。新机构的干部职工,都从其他部门抽调。比如供销社,经贸委。农业局,渔业局这些单位,都可以抽调人员去新的机构工作。政府现有编制人数已经超标,再加人,公家负担会越来越重。”

尤利民缓缓点头。

邱明山说道:“范县长,在云湖,也许能够按照你说的那样。加机构,不加人。但在其他县,恐怕就不一定能做得到了。”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邱书记。我相信,至少在彦华,肯定能做到。”

这个事,关键就在于主事者本身的态度是否坚决。只要邱明山还在彦华地委书记的任上。整个彦华地区要推行他这个模式,就能做得到。

尤利民说道:“你们先试。如果事实证明行之有效,到时候再考虑进一步推广。相应的文件和监督措施,肯定也必须要到位的。”

从尤利民这个态度来看,他已经完全认可了范鸿宇在云湖的“标新立异”,不管是什么样的新招数,都毫不犹豫地同意让范鸿宇先试。

所谓试点县,确实就应该有这样的特权。

“董教授,请你谈谈第三点吧。社保机制的健全。”

可见对董全庆的话,尤利民听得十分认真,董全庆说的三个大方面,尤利民都记得一清二楚。

董全庆却没有急着开口,沉吟起来,片刻之后,说道:“尤省长,这是纯粹的学术探讨,我就事论事,并没有别的意思……”

此言一出,在座诸人的脸色顿时都变得比较严肃起来。

看样子,董全庆也意识到他即将谈到的话题,可能会“犯禁”,不得不有言在先。

稍顷,尤利民微微颔首,说道:“董教授,我早就已经说过了,这是纯粹的朋友聚会,私人聊天,请董教授畅所欲言。”

董全庆点了点头,说道:“是这样的,有关社保措施健全这个话题,是我们在探讨云湖县公有制企业改制的时候提出来的。听范县长说,云湖县是省里明文规定的四个国企改制试点县之一。具体到每个企业改制的方式,范县长早就已经胸有成竹。范县长大才,要让这些亏损的国营企业扭亏为盈,并不太难……”

“是吗?这么有把握?”

尤利民瞥了范鸿宇一眼,淡然问道。

范鸿宇笑道:“省长,现阶段,公有制企业扭亏为盈,难度确实并不大。整个全国的市场经济都还处在摸索阶段,谁抢得了先机,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真正的困难在于,公有制企业改制之后,被淘汰下来的富余的干部职工,怎么安置。这个问题,在彦华改制的时候,就碰到过。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很完善的对策。将下岗的干部职工,一股脑推到社会上去,不见得是最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