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道家泰斗(第7/8页)

“杀呀……杀呀……”一队骑兵如潮水般自山坡之上飞驰而至,扬起的尘土卷起无与伦比的杀机直扑向已经骚乱不堪的铜马义军。

那群骑兵犹未杀至,铜马军便已经开始向骑兵奔来的反方向溃逃。他们连一点反抗战斗的欲望都没有,更别说迎上这群冲杀而至的骑兵了。

郑志本想拼死而战,呼喝着身后的义军作战,可是这些人见到别人逃了,他们也开始逃。开始郑志斩杀几名欲逃的战士,还有一点效果,可后来逃的人多了,郑志也稳不住军心,兵败如山倒,他自己也只好夹在义军之中狂逃。

“谁抓住郑志赏银千两,铜马军若有抓住郑志者赏银两千两——”一个声音如焦雷炸响,盖过了整个战场的蹄声与喊杀声。

“降者向东跑可免一死,降者向东,可免一死……”又一阵声浪传出。

那群如惊弓之鸟欲逃命的铜马军听到降者向东跑可免一死,顿时有大部分人转头向东奔去,只有少数人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而郑志则拼命地向西边的临平城逃逸,只一会儿功夫,郑志与他的铜马军竟泾渭分明,一西一东。那五六千铜马军,追在郑志后面的只有那么两千余众。

那群伏击的骑兵果然不理向东跑的铜马军,只追杀郑志的逃兵。

一时之间,满山遍野都是喊杀声,郑志身后的义军虽在人数上似比骑兵多,但却没有丝毫斗志,如被斩瓜切菜般纷纷倒下,惟有郑志的亲兵拼死护住郑志狂逃。

△△△△△△△△△

任光赶到枭城,也吓了一跳,只见满城刀光剑影,虽插满了信都军的大旗,可他也不敢靠城太近,因为他给林渺的只有三千军马,可如今光城头之上的人便有六七千之众,加上两个寨头和城中的,只怕有上万之众。这简直是不可能的,这与林渺那三千大军有太大的差距,是以他怀疑城中有诈,不敢近城而观。

“唐意!”任光喝道。

“末将在!”功曹唐意忙出列道。

“你去给我到城下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任光吩咐道。

“末将遵令!”唐意说着打马便赶到两寨之前,高呼道:“寨上为何人把守?”“是唐意将军吗?任泉在此,可是太守大人已到?”寨头立刻有人回应。

唐意一看,果然是任泉,不由得讶然指着枭城问道:“枭城何来如此多的士卒?”“此乃三爷所用之计!”任泉顿时醒悟何以任光不敢靠近枭城,心中暗赞林渺这手诳敌之计确实有惊人的妙处,连任光也被诳住了,对林渺不由得又多了三分敬服。

唐意也恍然,迅速回报任光,而此时枭城城门大开,铁头和猴七手、任泉还有城中的一些小士豪也都赶忙迎出城外。

任光这才放心,心中更是大喜。

“恭迎太守入城!”枭城的众将士都躬身行礼道。

任光望了望众将,讶然问道:“我三弟呢?”“主公领千名骑兵伏击郑志的逃兵了,想必也快回来了。”铁头平静地道。

“郑志还有多少人马?”任光吃了一惊,问道。

“他们回到枭城时,约有万余之数,但却在此大败于铁头将军手下,仅剩下约七千人相随郑志!”任泉不无钦佩地道。

“城中有多少战士?”“有一千八百名可用之兵。”铁头道。

任光吸了口凉气,城中只有一千八百可用之兵,却大败郑志一万数千之众,而林渺却以千人去阻杀郑志七千逃兵,也不由得让他有些担心。

随任光而来的信都将士听到铁头凭千余人破铜马军十倍于己的兵力,也不由得咋舌暗赞,对这莽大汉不由得重新估量。

“请太守入城,城中俗事太多,我方人力不够,太守来得正好!”猴七手提醒道。

任光进入枭城,这才明白城头之上何以有这么多的刀枪剑戟,也明白了林渺这诳敌之计的妙处,禁不住大加赞叹。如果不是他亲临城内,无论如何也难以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而林渺动用这些百姓,乃是以利诱之,投其所好,确实是绝佳上策。因为只有这些人是没有太大威胁的。

而在枭城之中,降兵才是让猴七手、任泉头大的问题。

城中只有近两千战士,再去掉死伤的数百人,城中只剩千余人,但铜马军的降卒却有三千余众,是信都军的两倍,是以,一个不好,这些人反噬一口,只会让枭城之中的信都军倾覆。而任光的到来,正好解了猴七手担心的这个难题。

那些守城的百姓也可以解散了,依当初林渺的约定,每位站在城头上的人分一斗米,一套冬衣,包括那些妇孺,人人相同。然后又对枭城中的一些小士豪以及有声望的人进行嘉奖、安抚,以稳住枭城的民心。不过,这一切,林渺已经先做了一次,是以城中的百姓对这新入城的信都军绝无恶意,这些人似乎比铜马军待他们还好,对烧毁的民房还会赔偿损失,这是所有义军都做不到的,而且又开仓分粮,与百姓之约丝毫不马虎,其信用之好,也让全城的百姓对信都军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