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道家泰斗(第6/8页)

“主公真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呀!”猴七手不由得欢声赞道。

“好了,我们可以按主公吩咐的去做了,给众百姓分粮!”铁头也赞赏地道。

“不忙,待主人回来再给他们分粮和衣物也不迟,虽然他们吓退了郑志的兵马,但也难保不会发生其它的变故。”猴七手忙拦住铁头肃然道。

铁头望了望猴七手,又望了望那些在城头冻得瑟瑟发抖,却不敢乱动的枭城百姓和难民,心中倒有些同情。不过他也知道,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于是打马与猴七手同上城楼。

“乡亲们,你们辛苦了,但你们还要坚持一会儿,我们承诺你们的,一定会做到。从今天起,枭城便不再是铜马军的,不过,你们可以放心,我们主公向来以仁爱为本,绝对会善待城中百姓,可是你们要记住我们的约定,如果你们谁在城头上疏懒或是捣乱,我们定斩不饶!”铁头高声道。

城头的信都军对这位刚才杀得铜马军屁滚尿流的将军都是极为敬服,刚才铁头的神威早已深烙在众人的心上,便是城头那些持刀持枪的百姓也对其极为敬服。而铁头这一番软中带硬的话更让城头的百姓心里踏实多了,哪敢有半点疏懒?何况只要他们站完岗之后,便可以拿到许多口粮和衣服,说明信都军并没有亏待和欺瞒他们,这也是明买明卖的一种交易,反正开始林渺说过,不需要他们参与战斗,只是像稻草人一般在城头拿刀持枪装装样子。至于会起到什么效果,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可是见郑志大军被这一千多信都军以少胜多,打得大败,他们对铜马军也没有了什么信心,反倒更倾向这群强悍的信都军。

林渺夜间偷袭,一举夺下了枭城,随即再破城外的寨堡,虽在枭城之中大放了几把火,但却在战后迅速扑灭,对受损的百姓进行赔偿,更张贴安民的榜文,及开仓分粮,这一系列举措倒是极得民心。而后又招募百姓站岗,更承诺分每人一斗米和一件冬衣。于是在饥寒交迫中的百姓人人竞相报名来城头站岗,以换取冬衣和粮食。而且在站岗前还可以像战士一样饱餐一顿,这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诱惑。

而这些竞相站岗的百姓倒把郑志给吓着了,他以为这些人全是信都军,这才连半点斗志也没有,如果他走近一些看,定可发现城头之上许多人是熟识之人,但林渺故意在城外留下两寨,也便是为了阻止铜马军走近枭城而识破其诈敌之计。也正因如此,铁头才会趁势破敌以少胜多,因为一开始便在心理上让郑志大败了一场。

事实上,铜马军这一路来就已经斗志不振,被任光追得满地找牙,回到枭城已经锐气尽丧,铁头再来个先声夺人,是以虽只千人,但在铜马军无心还手之下,也被杀得大败而逃。

郑志则是窝囊透顶,惟有领残兵败将奔向临平,找王校的军马相助乃是他的最后出路。

刚摆脱铁头骑兵的追袭,郑志再点兵却发现又折损了一半人马,剩下的五六千人马跟在他的后面有如丧家之犬,没有半点斗志,人人颓然不振,无精打采。

郑志心中几乎有些绝望,本来是踌躇满志地去打信都,可是仅在几日之间,他便落得眼前这模样,好好的铜马军,便只剩下他这五六千人,而且这些人再也经不起一点冲击。他几乎可以肯定,如果再受到敌人的冲击,这五六千人必会哄然而散,已经没有一个人可以经受得了任何惊吓。

到目前为止,他仍不知道信都军来攻打枭城的主帅是谁,但他却知道,自己太小看任光了,小看了任光手下的人物。不过惟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尚有五六千人,只要仍有这些人跟着,他便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失了枭城并没太大的问题,铜马军最初也是流动作战的,这并不影响义军的发展。今天,只要他不死,能带着这一干部卒获得新生,那便未算是彻底失败,但他能度过今日此劫吗?

铜马军也实在是太累了,自衡水疾退而回,一路上被追兵追得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本以为夺枭城的敌人不多,可以一举再夺回老家枭城,但是枭城的情况太出郑志的意料之外,城头的假象也使得铜马军对夺回枭城绝望了。最糟的却是在回到枭城时,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又吃一败仗,是以这一刻铜马军摆脱铁头的追兵,已经累得不想动弹了。

郑志刚刚再一次重新点完兵,蓦闻前方谷中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鼓声越野破空,听其音有如自四方而至。

本已如惊弓之鸟的铜马军,听得这四面鼓响,也不知道有多少敌人,顿时再次惊散。

铜马军本就是由难民组织起来的,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纪律性,虽也经过操练,经历过不少战争,但这些人此刻是一败再败,斗志全失之时,其难民的本性尽都体现了出来,那鼓声一响,便立刻骚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