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魏王也是突然闲下来后,才恍然意识到这个的。
之前诸事缠身,魏王并没有分多少心去想别的。如今有这个时间往深了去想了,他自然要多想一些。
他的王妃,似乎和从前不一样了。
也不仅仅是因为她之前闹过自己一次,以及这次没有及时回信给自己。这一个月,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下来,若认真去观察的话,也是能发现一些她和从前的不一样。
只是之前他一直呆在她身边,夫妇二人相敬如宾,再是和睦不过,他并未细想。如今一个人呆着,再回想过去这一个月的日子,并和从前五年的点滴相处比起来,不难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但魏王也觉得或许是自己想多了,从前他一直驻守边境,难能回家一次,二人聚少离多的,她紧张自己一些也实属正常。而如今,他已奉命率兵回京,日日与她和儿子相伴,或许是她心中没了那份担忧后,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而这次,她人在病中,他又是短期出巡,十天半月就能回。她不回信,也实属正常。
自己心里给自己找了个这样的解释后,魏王忽然觉得好笑。莫名其妙的,他倒是研究起女人的心思来了?
自己着实是闲了些。
不过自己心内虽然这样自嘲一句,但魏王还是铺了纸,又执笔蘸墨,再往京中书信了一封。依旧是简短的三言两语,写好后,他则亲自塞进细圆的竹筒里,又亲自绑它在信鸽腿上,然后把鸽子放送到暗黑的夜空中去。
而他人,此刻则负手静立廊檐下,微抬首,目光静视着那白色信鸽飞离自己的视线。
越来越远……直到彻底变成一抹黑点。
并州离京城又不远,又是飞鸽传书,所以,很快的,姚品娴第二日一早就收到了来信。
姚品娴这几日一直忙着和姚家人斗法,倒是把远在并州的王爷给忘了。若不是再次收到他的来信,姚品娴险些都记不起来她还未回信给他。
但转念一想,又更加笃定自己当时没立即回信过去是对的。瞧,她冷了他一阵,他这不是就愿意退一步了吗?
不过姚品娴也知道,这次她是必须要回信一封了。她可以一而再,但却不能再而三。
想偶尔冷落他一回,也不必急在这一回,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这样想好后,姚品娴就吩咐婢子去给她拿笔墨纸砚来。她则喊了青菊,让青菊扶她一把,她要下床来。
自那日她故意借崔雨瑶让老太太和姚品妍误会后,这几日,祖孙俩虽还是会过来,但却不是如从前那般日日过来了。这姚品娴并不意外,她祖母最是看重脸面之人,不论私下里如何,面子情她定是会维系得很好的。
所以,即便那日她把她气得不轻,甚至她心中恨不能即刻掐死自己,但顾着祖孙情面,面上功夫她不会落下。
何况,这些日子她的母亲和外祖母日日陪在她身边,就连太后都日日来看她……她若不稍微积极一些,太后看在眼中,怕也是会把她的不好记在心里的。
而她那样精明的一个人,是绝对不会让太后对她印象差的。
但她不再天天过来,姚品娴也就不必再日日赖在床上,装得下不了床一样。她喝了几天的药了,为了不让真正关心她的人担心,她也要展现出自己一点点在变好的样子。
只是在那对祖孙过来时,她必然会再躺去床上,装着气若游丝,一副即刻就要乘鹤西游的模样。
几个婢子把一切都准备妥当后,姚品娴则扶着青菊,自己一步步慢慢走去窗下的榻上。长榻的炕桌上,早已摆好了笔墨纸砚,姚品娴坐过去后,便执笔准备写起来。
虽说是回信,但她却没有如从前一样,一写就写了满页。王爷给她的信不过寥寥数语,所以,姚品娴也学着他的样子回。
【王爷:见信如晤。妾一切安好,勿念。王爷在外,万万保重自己。】
落款处是【妻:娴】二字。
写好后,姚品娴也没再等,只让青菊亲自把信送出去。
青菊人才出去,姚品娴还未来得及扶着婢子的手躺回床上去,外面以太后为首的几人就过来了。
昌宁伯府裴老夫人和陆国公府陆老太君一左一右陪着太后,姚品娴母亲裴氏则跟在三人后面。几位老人家,一进内寝来瞧见姚品娴竟下了床,忙就慌张起来。
“你怎生下床来了?大夫一再交代,要你还是卧床养病的好。”太后一边紧张,一边则亲自去扶着人往床边去,语重心长,“你乖一些,快点把身子调养好,这样哀家才能放心。”
那回姚品娴说要她老人家日日来看自己,不过是当时她怕她老人家担心,给她吃个定心丸罢了。姚品娴也没想到,老人家竟真如此信守诺言,说日日来,便就真的日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