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清君侧(第3/6页)

另外就是京畿卫的十万大军。不过此部屯于柔云,离京师还有两三日的路程。提早动怕打草惊蛇,若是晚了又怕神武军抵挡不住,我一时也想不出完全之策。

不过即便有十一万人在手,还是很难与禁卫军和御林军的二十万人马相抗。

“你在发什么愁?”怡莉丝已经推门进来了。

我这才发现自己的眉头紧锁,道:“我发现手里的兵士不够用。”

怡莉丝跪坐,把茶盏放在几案上,道:“江湖中,若是一个门派要灭了别的门派,实力又不够,便会发出武林帖,召集所有志同道合的人。你身处军旅也有些日子了,莫非就没这个号召力?”

“呵,这是起兵造反啊,虽说我已经借民意诬陷了李永平陈和,那也只是骗骗老百姓,真要骗那些风雨浪尖上过来的将军大臣,恐怕还不够。”我苦笑道。

怡莉丝没有说话,我却知道她很有主见,否则当年也不会打晕父亲投降皇统,遂问道:“你怎么看?”

“我只是个草莽江湖人,能怎么看?”她反问。

“说。”

“你手里少兵,北疆那些老部下算进去了吗?”她突然问我。

我心里震了震,孙士谦早就跟我说过,北疆可谓重地,即便流放大臣也不可能给予重兵。“大夫,圣上是要你在北疆铸一支雄兵,以备不时之需。”孙士谦当时说。

北疆,我现在有七个营。不过一旦他们离开,辽东路又成了毫无防备的肥肉。听说匈厥古单于来过一次关内之后,对关内的物产念念不忘,仿照大越官秩重整王庭,再不是当年只满足于掳掠一番便离去的野人了。

“北疆兵不能调。”我叹了口气。

“我听说北疆有二十万兵力,调个十万来总不至于成大问题吧。”怡莉丝道。

“二十万?哪有那么多!”我笑道,“七万甲士,其中还有一万多是辎重,不能作战。一直说二十万,一是为了骗饷,二是为了安国人之心。”

“真是如此,调个五万来当疑军吓吓人也好啊。”怡莉丝劝我。

我心头一动,道:“取纸笔来。”

与匈厥古的和亲还没多少日子,想来他们不会那么快就背信弃义,调北疆兵入朝!我写了信给孙士谦,还用了章仪和芸儿从宫里帮我偷出来的赤金虎符。当日让怡莉丝帮我做了个假的送进去,可惜样式错了,也不知道她们两人是否已经穿帮了。

离七月半还有一个月不到,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

“怡莉丝,送出了这封信后,帮我细细打探一下禁卫军和御林军的动向。”

“早就帮你留意了,收集军情可是我的老本行,还要你说?”怡莉丝笑着出去了,再回来的时候手上捧着一叠图纸。

居然是京城禁卫军和御林军的驻守图,还有各个王公大臣的府邸标识,甚至连韦白家花园里的狗洞都标出来了。

我感叹连连,方道谢道:“如此一来成了一大半,多谢你了。”

“也不必急着谢,郊祀大典的地形图也为了打探好了正在绘制呢,等好了一块谢吧。”怡莉丝笑道。

我惊喜道:“连郊祀大典的地形都有?”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大半辈子的积蓄都用上了,你一旦功成可不能赖帐。”怡莉丝道。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许诺道:“以后若是你有什么要我做的,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尽力而为。”

怡莉丝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一日,我正在房间里看书,突然一个绿衣少女兴冲冲跑了进来,连鞋都没脱。

“昨天怡莉丝姐姐是不是在你这里?”她说。

我想起自己刚醒来时见到的就是她,故微笑道:“她昨天没来,找她有事吗?”

“没来就好。”少女抚着胸口,“我晚了一日,这个是郊祀大典的地形图,等你见到姐姐,一定要说是我昨天给你的,知道了吗?”

我见少女两道柳眉一挑,顿觉好笑,道了声“知道了”。少女抿嘴一笑,又匆匆跑了出去。

我打开郊祀大典的地形图,细细玩味。

郊祀大典自然是在野外,准确地说是京师东南的首南山上。那座山并不高,走上数十里山路便能登顶。山上有水流,但是过了半山腰便也没有明水了。祭台是在山顶,若是要围山恐怕要十万之数,不过从半山腰开始围,守住要冲,三万便够了。

问题还是在于禁卫军和御林军。

我找了些往年的典籍,一般而言,皇帝郊祀是不带御林军的,每次带的禁卫军数量也不尽同。有时顺路去云梦泽田猎便多带些,若是不去便少带些,但是起码总有两万人。

若是能策反禁卫军或是御林军就好了,我想着,不过禁卫军和御林军都是皇帝的亲兵,很难收买调动。没有办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