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紫川三杰 第二章 蛮夷之地(第6/11页)

同样的过程重复多次后,看到斯特林的骑兵就跑,这几乎已经成了叛军士兵的条件反射。

他们已经习惯了,还总结出种种规律:

早餐前杀过来最好,这个时候空气清新、精力充沛,最适宜长跑,还有利于增进食欲胃口大开,有益身心健康……

午饭时间过来嘛,马马虎虎,我们可以接受。五千名人类骑兵挥舞着马刀喊打喊杀追在后面,几十万奇形怪状的各种族叛军,端着饭碗漫山遍野的夺路而逃,有的甚至锻练到了能边跑边吃……

“我们最不能忍受的是斯特林晚饭后偷袭!”叛军士兵们宣称:“这是最不人道的勾当!”肚子里面塞得满满的,还得满山乱跑乱跳,你想想这是多么痛苦啊!

在追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场面:跑着跑着忽然一个半兽人停下脚步捂着肚子打滚直叫唤——它跑得阑尾炎了,害得追击的骑兵笑得差点从马背上滚下来……

如果仅仅是在吃饭时间也就罢了,但事实证明斯特林对于叛军真是“礼仪周到”而且“关怀备致”。早上起来他会过来道“早安”,中午他会来“问候”,下午他会请大家“吃下午茶”,晚上睡觉前他还会过来说“晚安”!甚至在半夜他还会“关切”的过来看看大家睡得是否安稳——当然,方式是粗鲁了些:几千把马刀挥舞着,表达着“亲情”和“友好”。

斯特林的出击越来越频繁,往往一支部队刚刚离去,另一支部队已经出现,结果有很多筋疲力尽的叛军士兵宁可做俘虏,也不愿意再跑了,其余的人在奇怪:“难道斯特林的部队就从来不累的吗?”

斯特林把三万骑兵分成六队,每队五千人,轮番出击,所以每只部队在出击时候都保持有充沛的体力,而且他也特意叮嘱:“不必赶尽杀绝,要让叛军有路可逃。”就凭借着骑兵机动力强的优势,无论叛军如何狂奔乱跑,斯特林都保持着主力离他们不到十公里的距离。

以弱势军队追击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居然还自己分散军队,这实在是违背了军事学上的任何常识。

这种安排若不是出自名将斯特林之手,而且还取得成功,定会给后世所有的军事学家、战史学家异口同声的痛骂:“蠢材!”现在他们只好叹口气说这是“奇迹”,然后再七手八脚的忙乱着找理论依据来证明斯特林统领的英明过人。

反正任何事情只要发生了,总会有老资格的历史学家出来说这是必然会发生的。

斯特林本人却知道这场追击看似危险,实际却是安全的:在这样的穷追猛打下,就算叛军想耍什么圈套或者埋伏也是有心无力的——叛军的联合军队一天遭受十几次偷袭、骚扰,食不能进、睡不能眠,人数和士气都在一天天的衰弱,他们根本没有设圈套的空暇和余力,整天就忙着跑了!

这场被后世称为“远东大赛跑”的追击战役途经远东六个省份,三千多公里,历时二十三天——自八月十二日叛军在瓦伦城下还号称“百万”(根据远东军副统领罗波和林冰的估计,至少有七十万),到九月五日只剩不到十万叛军狼狈不堪的退回叛乱源头的云省。

斯特林就是这样为家族军队在赤水滩的败绩复了仇雪了耻,几十万的叛军部队就像是土豆皮般的给他一点点的“削”去了。

人们仿佛看到,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冉冉升起于大陆的远东边陲!强烈的光芒照耀下,从大陆最东方的魔族王国的魔神堡皇宫一直到最西方的流风家的首府远京大会场,从帝都的统领处到远东的叛军山洞和树林……大陆上各地的人们用各种语言、各种心情、各种神情却重复着同一个名字:“紫川之虎”斯特林!

※※※

帝国历七七九年的九月上旬,应统领处的征集令,来自家族五十六个行省的第一批二十万应征预备役后备军部队集结于帝都,将要奔赴远东沙场。

预备役的军官和士兵们来自不同省份和地区,操着古怪的口音和方言,留着吓人的大胡子,服装更是千奇百怪:城市的贫民士兵衣裳褴褛活像乞丐;公子哥儿穿着华贵的燕尾服风度翩翩,像是来出席晚宴;乡下的土贵族披着生锈的战甲,历史悠久得让人怀疑是从博物馆珍藏中偷出来的、骑着的战马已经有资格进敬老院安度晚年了;紫川秀甚至有一次还看到有个老头扛着把五十公斤重的大砍刀吃力的走着,一步一喘气,他满怀恶意的猜测:“他拿这把刀干什么呢?就算是用来自杀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他们举着各种恐怖的旗号列队参加检阅仪式:什么“死神敢死队”啊、“骷髅复仇军”啊,甚至从洛克辛威行省过来的队伍就起名叫“斩尽杀绝义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