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6页)

前期已经将路面平整,如今只需要铺砖,一百个人速度很快,按照目前的进度,只需再过几日便可将路修好。

等车子驶过修路这一段,前方的马路是笔直平稳,马儿跑起来,很是平稳。

等到了城门口,小兰惊喜地说:“夫人,这路修好了之后,好像比以前快多了,而且马车坐着也更舒服了。要是路都修成这样就好了。”

“那是不可能的。”许殊笑了笑。砖头的成本可不低,全国都铺上,那把国库掏空了都不够,不光银子不够,砖也不够。

小兰嘿嘿笑了笑:“奴婢就想想嘛。”

许殊没接话,掀开帘子,看向窗外热闹繁华的街道。

等回到了齐府,许殊便叫来了齐管家:“码头那边的东西送来了吗?”

齐管家点头:“都送来了,不过好几箩筐,也没整理,很乱。”

“那找两个识字的,信得过的去整理。”许殊安排道,“另外,齐管家,你知道码头的仓库在什么位置吗?”

这个齐管家知道:“在码头的西北角。”

许殊不解:“为何建在那地方,距码头有些距离,岂不是很不方便。”

现在运输全靠畜力和人工,码头建得远,货物搬上搬下极为麻烦,尤其是有些货物只是在玉州中转一下,很快又要运到其他地方,那就更折腾了。

齐管家对码头上的事也不是很清楚:“小的也不知道,回头小的让刘汉民查查。”

许殊点头:“好,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我,另外学堂那边你也盯着点。”

齐管家连忙应是。

等齐管家出去忙之后,许殊翻阅起了陈施送来的《码头见闻》,二十天,陈施就写了厚厚一个本子,多是他从码头上道听途说的一些事情,感觉很新奇便记录了上去,后面还写了一些他的感悟。

其中还记录了一个写信的故事。

十月末的时候,一个瘸腿的男人委托他给老家的叔叔写信,说是替他堂弟写的,当年他堂弟跟着他出来讨生活,因为水性好,选上了船员,但在出航时不幸遇到了暗礁,出了事故,他堂弟死了。婶婶已经去世,叔叔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怕叔叔承受不住,每季都会托人以堂弟的名义给他叔叔写封信,还会捎带一些银子回去。

最后陈施文末感叹,人生多艰,亦不缺真情。他很是赞扬了一番该男子。

许殊看得很有意思。陈施这本码头见闻,有点像后世的散文和小说的结合体,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写尽了人生百态,许殊觉得,若是好好润色一番,个别故事增添一些趣味性和戏剧性,都可以尝试在书局出书了,肯定很受欢迎,毕竟这个时代的娱乐真的太少了。

不过这只是打发闲暇时光的娱乐,她翻翻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放到了一边,打算回头有空再慢慢翻看。

——

临近傍晚,寇正元就被贾修文喊走了。

齐晶晶又是期待,又是担忧。

她虽然觉得自己的丈夫满腹经纶,是有真才华的,可读书人在没考取功名前,这种才华很难变现成银子,尤其是他们要的钱不少,而且还想要在短时间内攒齐这笔钱,更是不易。

寇正元说得信心满满,可她还是忍不住有些悲观。

惦记着此事,齐晶晶睡不着,就坐在灯下一边绣花,一边等寇正元回来。

差一刻到子时,寇正元总算回来了。

他被下人搀扶进房,喝得酩酊大醉,一副不省人事的模样,身上酒味混着脂粉的味,难闻得很,齐晶晶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待下人出去后,她凑到寇正元身边,轻轻唤道:“相公,相公……”

“走开,我,我没醉,我还要喝,来,贾兄,咱们喝!”他推开了齐晶晶,还在说着胡话。

看这样子是问不出什么了,齐晶晶只得认命地打来水,给他擦脸,伺候他睡觉。

寇正元次日辰时末才醒,外面已是天光大亮,他脑子头痛欲裂,睁开眼好一会儿才辨认出这是他们借住在贾府的院子,他揉了揉眼睛喊道:“晶晶,娘子……”

齐晶晶在外面听到声音,放下了手里的针线,进来,先递给他一杯温水:“相公,你昨晚怎么喝那么多?少喝点,喝多了伤身。”

寇正元一口喝完了水,将杯子塞给她:“你别说了,你当我想,这不是贾弟请客吗?我不喝岂不是不给他面子。”

“面子,面子,贾修文的面子就那么重要吗?”齐晶晶有些恼火。她觉得自打住到贾府后,在寇正元的心目中,贾修文这个兄弟的地位比她高多了。

她说什么,寇正元都不听,倒是那贾修文,随便说啥,他都奉为奉为圭臬。

寇正元赶紧捂住了她的嘴巴,紧张地望了一眼外面,压低声音道:“你小声点,贾弟好心收留咱们,你却这样说,让人听见了别人怎么想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