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5/6页)

永安王非常感兴趣:“还有这等东西?好,本王立即派人去赎回,这可是铁证。”

“有王爷办事,民妇便放心了,未免薛平贵那厮起疑,民妇便先行一步了。”说完正事,许殊微笑着起身离开。

她回到家后不久,薛平贵就满脸喜色地回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个盒子。

“这是什么?”许殊迎上去问。

薛平贵打开盒子,给许殊看:“这是一尊玉观音,刘将军的夫人信奉佛教,在府中也置办了佛堂,吃斋念经,刘将军也比较信这个。我没什送得出手的,便只能投其所好了。”

“这尊玉观音雕工精细,玉质细腻,亦是难得的珍品,刘夫人定然喜欢!”许殊笑道。

这话可是说到薛平贵的心坎了,他拿起玉观音滔滔不绝地跟许殊讲起了这玉的来历。

许殊没认真听,只知道,薛平贵这次是下了血本。

——

时间转眼到了认刘将军做义父的日子。

这日,薛平贵一早起来,锦衣玉袍穿身上,打扮得极为隆重,还让许殊也穿上新衣,随他一起去刘府。如此热闹的事,怎能错过,许殊自是答应。

两人一起去了刘府。

刘义夫妇亲自来迎接他们。

看到薛平贵,刘义那张老脸简直笑开了花:“好,好,快请进!”

刘府已经有一些宾客到了,刘义带着薛平贵一一结识,言谈之间的亲昵是个人都听得出来。大家明白了,刘义这是想将他的义子引荐给大家。

认识了诸位大人,时间也快到了,管家来催是否可以开始了,刘义却摇头拒绝了,说是再等等。

旁人不知,许殊从永安王口中倒是知道些许,刘义应该是在等皇帝。这场认亲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让皇帝跟薛平贵能够见面。

等到快中午,管家匆匆进门,附在刘义耳朵边说了什么。

刘义一个激动,高兴地说:“有贵客临门,诸位不若随老夫一道前去迎接贵客。”

来的官员都是人精,刘义都称呼为贵客,还要亲自去迎接的,这天下能有几人?大家连忙拱手道:“理当如此!”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了出去,刚走到外院,便看到皇帝微服进门。

群臣大惊,纷纷跪下磕头:“微臣见过陛下!”

薛平贵事先不知情,吓了一跳,见大家都跪下,他赶紧拉了一下许殊,然后跟着跪下。

两人跪在最后面。

皇帝摆手:“爱卿平身,今日不是金銮宝殿上,大家不必多礼,勿扰了刘将军的好事。”

群臣听到此话,都发出善意的笑声。

但在这笑声里突兀地响起了一道很不和谐的声音:“陛下,臣今日要参奏刘将军,为一己之私,治大唐律法于不顾,放走薛平贵那恶徒!”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大家都诧异地看着说话之人,刘义更是恨得牙痒痒的:“张超,你刻意诬陷老夫,是为何意?”

张超不卑不亢地从袖袋里拿出奏折:“陛下,微臣所言,句句属实!那薛平贵十八年前从军,不久便失踪,上报了阵亡。前阵子,他返回京城,找到魏虎讨要十八年来的军饷,说是魏虎私吞了他这些年的来军饷。可他一个逃兵,十八年不曾在军中呆过一日,更别提保家卫国,何来军饷一说?此等厚颜无耻亦无担当之徒,被抓后,刘将军却利用手中权力将其放了出来,还在今日大张旗鼓将其收为义子,陛下,众位同僚,刘将军此举是不是置家国律法于不顾?”

有理有据,证据确凿,群臣无言。

许殊微微垂眉,果然,原剧中不曾出现过的人物,脑子就很正常。

她瞧瞧瞥了薛平贵一眼。

薛平贵的眉头都快挤出了褶皱,一脸怒容。心里很是不忿:哪里来的宵小,恶意构陷他!不,只怕是针对刘将军而来,他是受了牵连。

许殊翻了个白眼。

最着急的当属刘义,他本以为跟薛平贵不和的只那魏虎,谁料今日还有人出来指控。

“陛下,此事全是那魏虎构陷薛平贵的,你切莫被奸人蒙蔽了。”刘义不清楚具体的内情,只能按照薛平贵那天的说辞,将一切推到魏虎身上。

但他显然低估了张超。

张超今日可是有备而来。

他又从怀中取出一物:“陛下,微臣还有一事要奏。这薛平贵当年随军讨伐西凉,却无故失踪,抛下家人,不见踪影,十八年后却突然出现在京城,来历甚是可疑。据微臣所查,他乃是西凉来的细作,到京城来打探我大唐的消息!如此卖国求荣之辈,请陛下将其速速拿下!”

“你血口喷人,我生是大唐子民,便世世代代是大唐的子民,我对大唐忠心耿耿,陛下明鉴!”薛平贵再也坐不住了,立即磕头大声陈情。

张超听闻此言,不急不徐地补充道:“陛下请过目。这是薛平贵在当铺所当之物,乃是西凉的出关令箭,此物别说我中原士兵,便是在西凉,普通人也不可能拿到。而他却能拥有此物,还将其当了,可见其在西凉地位不低。而且这十八年,他明明有无数机会可以返回故土,却一直杳无音讯,如今才回来,其行迹着实可疑,请陛下严查!”